提升自己为人处世就看它了

早上没睁眼,就已经点开QQ,生怕错过一个消息;头脑模糊,依旧挡不住手指摩擦屏幕,一个个小视频闪现的欲望,这不就是一个巨大的社交圈吗?

我们生活依赖它,离不开它,却又总是怀疑它是否有真正的价值,能否给自己带来真实的回报。

因而,我们不得不问:这样的社交有价值吗?

有,当然有价值,它会教会你如何与无聊的人社交,会教会你如何变成一个只会盯着屏幕笑的麻瓜。

吃瓜群众:怎样,我的生活我喜欢,你管的着吗?

没错,我的确管不着。我想你也不会常常为自己低情商而担心。

当你和朋友聚会,大家大眼瞪小眼,冷漠的脸不忍直视,默默低头看手机。

演讲台上,言语化成了手心的汗水,身体僵直挺挺,眼珠儿像幽灵一样飘忽不定。

情商在我们生活中如此重要,却又如此神秘。让我们双击屏幕,进入情商修炼之路,我将给出自己微不足道的想法,带你更好地打造自己为人处世原则。

如何对人?如何做事?


一.为人处世

先看一个小情景,描述了一个小小的人际矛盾,却有大大的艺术。

我不喜欢把一个个让人看了打鸡血的句子放这里,那就像一条条规则,限制了大家自由思考的权利。

让大家学会在未知的情况下,没有一套呆板的公式下,依旧能够去思考,理解生活中影响我们的事物,分析它背后的原因的原因。

看什么?没看到我在写故事了吗?

今年我校运动会,只有球类运动正常进行。

今天我院网球比赛正式开打。

然后也是今天,空气不冷不热,风很清凉,贴在脸上别有一番滋味。

吃完早饭,我阔步赶到了网球场。

我也是院队成员之一,目前上场就是为了明年的再赛感受下气氛。

我和另一名队友组成男双,不一会儿就上场。菜鸟互啄,也是不一样的风景。

很快我们就3:6的分数结束了比赛。输了。

本来没准备我拿分,所以随便我打。但我却不能忘记那一幕尴尬。

队友接球,我原地看着(菜鸟的无奈,队友较我太强)。大概连续三个球的时间,大神间决斗的时间你懂吗?我原地看着简直太尴尬了。

我承认有自己胆怯的原因。但也不排除对手太流弊的影响,自知接球必输,怎么也会有点犹豫。

事后,我以为自己很快就忘了这场尴尬。没想到我后面竟然将自己的遭遇套用到另一位和我一样有着强大队友的菜鸟。

并在其他人面前,滔滔不绝地对此发表自以为聪明的见解——笃定这样安排人员不好,理由是菜鸟队员会尴尬。

哈哈,现在我看着过去的自己都觉得幼稚可笑。

我说了两次。结果很显然,一次给了我纠正,二次直接轻视不语。

第一次真正体会到了社会性死亡。

不一会儿,我开始紧张,愧疚,一种难受的感觉爬满全身,就向赶紧找个地缝钻进去,谁也见不着。

更让我感到焦虑的,不是这种紧张和尴尬感,而是面对这种情况,在现实的鞭挞下,居然毫无还手之力。

无力感,不确定性充满了我的身心。

我不知道自己那里出了问题。是我的问题,还是他?

事情的原因的原因又是如何?


1.如何对人?

你是谁?想做什么?优势是什么?弱点又有哪些?

一个人走的快,但一群人才能走的更远。

你只有一个,一个大脑,能做一个人所能做有限的事。想要设计好一个房子简单,想要建成,既要铺地基,天花板,装修等。

自己可能拥有其中一项或多项任务的技术和经验,但不可能同时全能。你可以参与其中作为劳动者。

但,别忘了建筑你自己的理想大厦(目标)时,自己既是底层工作人员,也是顶层设计者。

在面对自己的弱点和不足时,我们有两种选择,要么提升自己,要么相信他人来弥补。

如果你说,宅在家打打王者,看看A片就是我们目标,那我觉得一个人足矣。

当然,如果能看到这里,我相信也都有自己独立而有挑战性的目标。

做一个让人读懂的人。

人人都有自己弱点,它并不会跳出来说:看!我是你的弱点,快来把我消灭掉。

而是深深地为两大恶龙镇压着,这两条恶龙就生活我们身边。

它们要么是你的潜意识在搞鬼,要么是你的知识盲区在添乱。

网球场上,如果我能让他明白我真实的想法——我为什么会问出这样问题?我的目标(需要结果吗?是什么?)

那事情一定不会向坏的方向发展。

然而事实是,我并没有给出我真正提出这个莫名其妙问题的原因——自己有过这遭遇。

心理学上有个名词叫【自我服务式偏差】。其中是这样分析这个原因的:

世上最好的安慰剂,就是让他知道自己的痛苦并不特殊。

只有你抱着为实现目标,不要担心他人的看法。毫无保留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暗示为什么?想要什么?)。

才能让别人了解你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得到他人真诚而有意义的建议和回馈。

因而,,我们必须保持十分的热情,好奇与自己不同观点的人的想法。

这将能让自己处于客观的视角解决问题而非争论不休。

也许你觉得自己很客观,很公平。但不巧的是我们每个人都是带着自己先入为主的思考在评价事物。

比方说,现在有一个橘黄色,椭圆形,吃起来酸酸甜甜的东西。你觉得是什么?

哈哈,我猜是柑橘,你说呢?

也许是橙子。那到底谁对谁错呢?

同样是那个人在打网球。有人觉得他处在尴尬境地,勉强自己;也有人觉得他心情愉快,放飞自我。

事实上,好多事情在个人层面是没有对错之分,不要一直让自己深陷这一层级了。

我们需要跳出来看,从更高层看——可以看到一棵树,但整片森林才是最佳选择。

真正要判断孰对孰错,必须是在某一个特定环境下才有意义。

环境有大有小。小到三五好友,一个学校,一个自治区(上海,北京等),大到一个国家。

环境越大,集体越大,涉及的利益面就越大,相比之下,个人选择对集体利益而言就影响甚微;

反之,环境越小,个人选择对集体的影响就是巨大的。

环境越大,普适性越大,越客观。当我们在某一层级无法分辨对错时,就再站高点,知道能够分辨对错为止。

所以判断多个观点孰对孰错,就是在一定环境下,看谁对集体产生更大的利益。

动脑筋了:客观的另一种表现是理性,你觉得它越多越好吗?

同时,个人与环境互动就是一个反馈循环,只要你有所行动,环境会反馈给你奖励或惩罚。

如果你仍不能判断对错。没关系,那就让把裁决交给环境,让时间去证明它吧。

对人如是,对事又如何呢?


2.如何对事?

弗洛一德说:

任何人的行为,都可以从他的童年经历中找到依据。

我们也是人,还是一个社会人。

而我们处理事物的态度,也与我们的社会人格有关。

一个社会,也就是一个集体文化。简单点说,还是一个环境。

在我们前进的路上,会遇到许多岔路口。

在这里,有通往各种环境的道路——家庭,工作,生态保护,公益活动等。

人生没有退路,只能向前。

要么自己把握主动权,要么让社会逼着你做出选择。

暂停一下。写的有点长了,也没啥反馈,怕走偏。

先调整心态,多积累点,以后有时间慢慢更。


结尾留下一句话,写给看到这儿的大家和自己,共同勉励:

危机来源于生活,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能更好地认识自己和他人以及相联系的事物。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