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蒙以养正,孩子小时候需要启蒙,古今中外都非常重视孩子的启蒙教育。中国古代就有专门的儿童启蒙读本,其中经典读物有《三字经》《百家姓》和《千字文》等。

欧洲历史上曾经有过启蒙运动,这是17~18世纪欧洲资产阶级和人民大众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是文艺复兴之后,近代人类的第二次思想解放。

在《什么是启蒙》一书中,康德指出,所谓启蒙,就是使人们脱离未成熟的状态,把人们从迷信或偏见中解放出来。

以上两种,不管是孩子的启蒙,还是成年人的启蒙,借助的都是外在的力量,或靠老师的力量让孩子摆脱蒙昧,或靠先知先觉者帮助处于愚昧中的人摆脱蒙昧。

相对于变化万千的大千世界来说,相对于浩如烟海的人类思想来说,每个人不只是在孩童时代需要启蒙,在成年以后,甚至一辈子都需要启蒙。

孩童时代尚可以寄托于老师和家长的帮助,成年以后,想要摆脱蒙昧,主要应该是靠自己了。

如何摆脱蒙昧呢?首先,得有自知。

不知道自己蒙昧的大概有两种人。

第一种人,没有什么更多的需求。因为,凭借已有的知识经验,他们工作顺利,生活幸福。

第二种人,不想追求什么。他们认为自己已经做得很好了,但是现实世界太黑暗,人心叵测。为什么总有人跟我过不去,为什么大家对我这么冷漠?该死的是这个世界,是一切不重视我、看轻我的人!

第一种人,无可非议,他们的幸福感很强,人活一辈子,不就是要幸福的生活嘛!

第二种人,最可怕,处于无知、偏执之中不自知。他们不想改变,觉得应该改变的是别人,干嘛要我来适应别人,而不应该是别人来适应我呢?他们也不想学习,什么经典书籍,什么成功经验,只要跟我的理念不合,我概不接受,甚至看都不要看!结果,让自己痛苦,让身边的亲人痛苦,让周围的人不知所措!

当然,第二种人是极少数的,大部分人都是有自知的。

有自知的人,是能经常反省的人,他的一生都处在自觉的启蒙状态。

比如喜爱运动和跳舞的人,他们知道健康的重要,因而会不断探求对自己的身体和心理的认知。

喜爱历史的人,他们读古今中外的历史,从历史的长河中,从历史人物和事件中感叹人世的兴衰,借鉴历史的经验,不会让自己囿于个人的小情绪中而不能自拔。

喜爱文学的人,他们会从文学中感受人物起伏跌宕的命运,从人物的命运中反观自己,获取经验和教训。

喜欢宗教、哲学或是心理学的人,可以从中获得心灵的启迪,获得智慧的启示。

总之,一个爱学习、爱运动的人,肯定是一个不断处于启蒙状态的人。他们非常清楚自己有什么不足,知道怎样去改进和完善、充实自己。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新,指的是改进。一个不断自我启蒙的人,一个不断改进自己的人,其生命力是旺盛的。

他不会在意年华似水,岁月已逝,他在意的是还有许多事情要做,还有许多未知需要探索,甚至不敢老去!

我要做这样的人。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