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杂志、流行报纸的财经版块,经常能看到诸如某公司市值居世界前十、某上市集团发行股价突破百元、某公司董事长豪言三年内进入世界500强……财经记者们喜欢的词组通常是:500强、首富、国内最大、世界领先,这些高屋建瓴的巨大词汇,通常砸的我等小民眼冒金星。拜舆论导向之幸,我们对成功的概念也很乏味:做个快乐自由的丑小鸭会被人鄙视为不思进取,昔日的丑小鸭,明天一定要成为高傲的白天鹅。
且慢,我不得不让自己的头脑清醒一下:我们出版市场的未来也是这样么?再造一个中国的贝塔斯曼、培生集团?出版的未来到底走向何方?
诚然,出版的未来,实在是个巨大的命题。先抛开甚嚣尘上的电子书不谈,就实体出版而言,我们是不是需要创造几个出版界的托拉斯,光鲜无比的并购、上市,于是——我们的民族出版就强大繁荣了,我们的价值观得以成功输出?
显然,这一切并不具备直接的因果联系。首先,我们要厘清一个问题,“大”不等于“强”,几个大型公司的“强大”也未必意味着整个出版市场的繁荣兴旺。经济学家告诉我们,垄断对行业市场的直接结果通常是缺乏活力、死气沉沉。活力,出版市场最需要的就是活力和激情,缺少搅局的鲶鱼,缺少百花齐放的自由气氛,只是几个出版集团,对广大读者来说也是一种灾难。
目前的国家政策鼓励扶持各省市的出版机构,能合并的合并,能上市的上市,也陆续有很多大型的出版集团成功的合并上市,获得了巨大的资本支持,真正走向了汹涌澎湃的国际市场。从振兴出版的角度来说,无可厚非。需要警惕的是,目前的趋势有些舍本逐末。大家都在忙碌着融资、上市、资本运作,有多少人的心思放在了出几本好作品上?排除政绩因素,有多少的合并是必要的?很多出版集团旗下的分支出版社,鉴于各自利益的考虑,并无实质行动,最大的必要可能是扎堆参加每年一度的BIBF。集团的垄断是致命的,美国的电子商务网站亚马逊,命名最初的含义就是向以创造出地球上最多物种的亚马逊河致敬,如果出现超级恐龙、巨无霸,势必引起整个生物链的单一,很多小而有特色的出版公司濒临灭绝。
除了出版公司,国内书城、书店的发展也是这个思路。有了四层的西单图书大厦,又造出一个北京国际书城,从“中国最大”到“世界最大”。每次到这样集贸市场式的大型书城,都让人心生绝望。空旷的大厅,一望无际的书柜,或人头攒动或混乱嘈杂,根本没有阅读的气场,自然也就没有了购书的欲望。阅读应该是相对私密、讲求空间的,很多去过香港、台湾的朋友,最大的感受就是当地遍城的小书店。这些小书店最大的生存法则就是有特色,不拘一格。
国内为什么缺乏有特色的小书店?这与国内的发行政策有关,大书城通常折扣比较低,挤压着小书店的生存空间。以刚刚举行法兰克福书展的德国来说,就有明确的图书折扣法律,避免恶性竞争,最大程度的保护小书店的生存。
国外的小出版商,活的很好的例子比比皆是。比如这次法兰克福书展中一个瑞典小出版社,参展的居然就有两个人。但这两个人的准备工作足足做了半年,他们把参加书展的日程安排的满满的,因为已经提前沟通顺畅了,半个小时签一个合同,时间安排的非常紧凑。效率之高令人惊叹,反观我们国内的大型出版社,几百平米的华丽站台,光翻译和摄影师就带了三四个,大多都是像外行一样看热闹,悠闲的让人难受。
国内其实已经有了实践者,新星出版社是个小型出版社,其耕耘多年的“午夜文库”,从作者的筛选,到独特的选题,丝毫不觉的小气。还有坚持做《读库》的老六,据说活的也很滋润。事实上,小的出版机构更容易做出特色,翻看下豆瓣网,还有《长尾理论》,小出版社会发现自己并不寂寞,小众喜好也酝酿着大机会。
延续了上千年的传统出版发展到今天,肯定需要一些大的出版集团,与这些巨无霸相比,更多的小型出版社充当了“小鱼”的角色。在数字出版发展的大时代背景下,大社和小社的差距越来越小。网络化、交互化、碎片化、个性化等环境的变化,以及数字出版时代全新的运营模式与营销模式,使大社小社都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于是出版业的“快鱼”和“慢鱼”的时代到来了。
出版的核心,是选题源头的竞争。选题当然是人做出来的,人的因素始终是决定性的。出版是个典型的慢工出细活的工种,注定不是大工业流水线作业的行当。“一枝独秀不成春,万紫千红春满园”,我做出版的远大理想就是小富即安,不用多,一年安静扎实的做几个选题,只选取那些能引起共鸣,“于我心有戚戚焉”的作品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