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杜达顺家,夫妻俩连夜翻箱倒柜,把40两小金块放在一个瓦罐里,在灶间挖了个深坑埋好,再把土填上踏实,然后把在外面戴过的金戒子、镯子、耳环、项链、锁片、金木鱼等约4两左右首饰,第二天去外滩银行兑了金圆券。
另一家是理发店老板李秉和,这许多年来,他亲自参加劳动,并依靠双喜师傅的好技术和几个学徒工积了一些钱,买了16两黄金保值,这个老实人认为“蒋经国这次真刀真枪整顿经济,而且近来物价稳定,看来国家还是有希望。如果这些金子被抄去,到时又坍台又吃亏”。夫妻俩商量了一夜,决定把金子卖了,将金圆券存进银行生息,省得现在日夜提心吊胆的煎熬。
还有一家是永宏糖果店,夫妻俩祖籍宁波,老板身体不好,百事不管,老板娘带着两个学徒自制自卖,里外一把手。唐妈妈早年娘家是富户,陪嫁不少金银器皿和首饰,这些年开店蚀本卖了些,还剩20多两金盏银盆,在过年祭祖时用过,街里有不少人都见过。夫妻俩担心被人检举,不仅要没收,还得吃官司,唐先生说:“为保平安还是卖了吧!”
在葫芦街,大家都知道李双喜是个有钱的单身汉,他到上海十多年,凭着好技艺和省吃俭用积下6个金戒子,他现在也怕被没收,与阿娥商量明天去兑金圆券。但阿娥不同意,她说:“检查队又没照妖镜,谁知道你有金戒子?他们不可能每家每户的都来搜。我昨天听方先生对三龙说‘这物价是控制不住的。因为生产不增加,市场上没有物资,单靠政府的命令变不出东西来的。所以物价还会大涨,这金圆券还会变废纸!’三龙骂他‘反动,造谣!’被他娘打了一个耳刮子,骂‘小兔崽子,你懂个屁,竟敢在关老爷面前舞大刀’我相信方先生的话,到时只有金子能保值。”
但忠厚本分、胆小怕事的双喜还是担心被店里的学徒看见过金戒子,怕他们去检举,决心卖了好放心。惹得阿娥发起火来,从双喜手里夺下2个金戒子说,“我嫁了你,你没给我一个戒子,现在我拿2个戒子作聘礼,政府要杀,要剐我来顶着,同你没关系!”
两天后,检查队的小队长领着一帮人又来了,见从这穷街里榨出了40两金子很是得意,但认为杜达顺卖得还很不够。没想到铁算盘已想好对付的办法,他铁青着脸拿出一瓶画有骷髅的“敌敌畏”杀虫药水说:“你们说我不老实,我只能死给你们看,证明我对政府的忠心!”这下把几个初出茅庐的小青年唬住了,他们只能骂骂咧咧离开葫芦街,到徐家汇大街上去吆喝。
正当“币制改革”在蒋统区闹得鸡飞狗跳时,毛泽东在9月10日发出《关于辽沈战役的作战方针》的指示,9月12日,辽沈战役在东北打响;9月16日发起济南战役,毛泽东指定许世友负责攻城,粟裕以20万兵力指挥全军,主要打援。经过8天激战,攻克三道坚固防线,全歼国民党守军10多万人,于9月24日解放济南城。济南战役的胜利,显示解放军已有强大的攻坚能力,并使华北、华东两大解放区连成一片,为三大战役的大决战拉开序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济南失守,使南京统帅部“惊得目瞪口呆”。消息传出动摇了蒋统区的军心、民心。也动摇了对“金圆券”的信心。
到9月中旬,上海市场表面上物价稳定,但货源已严重不足,黑市已在蔓延。9月20日《大公报》已刊登“价格失常,黑市猖獗,豆腐黄豆均超过限价。”《申报》在9月22日社论中透露“长沙物价已涨出限价70%到一倍以上。”由于外地市场纷纷涨价,致使上海工厂买不到低价原料,就开不了工;商店没有进货,就无法上市供应商品,造成市场上物资短缺。
这时“经检队”以“没收”相威胁,逼迫工厂开工、商店开门供应货物。于是工厂、商店只能做赔本的买卖,很快血本赔光,一批厂商倒闭。有些商店迫于压力还是每天开门,但货架上已不见商品了。
人们拿了用金子换来的金圆券,在市场上买不到货物,心里十分紧张,加上外地商贩看到上海物价低廉也涌来抢购,于是迅速形成抢购风。
9月下旬,蒋经国看到经济出现了严重警讯,他召集各业巨头开会,要求大家坚决执行“经济紧急处分令”,确保市场物资供应。会上杜月笙提出扬子公司案件,“希望蒋先生一视同仁。”
其实,杜月笙早已私下收集孔祥熙之子孔令侃的“扬子公司”倒卖囤积货物的罪证,并向勘建大队举报,但没有下文,这次他当着上海市许多大商人的面,直言施压。蒋经国只能在10月1日下令由经济警察搜查扬子公司仓库,在查出大批囤积物资后,蒋经国于10月4日下令查封扬子公司。
孔令侃一个电话,搬来姨妈宋美龄,她向蒋经国说情未果。孔令侃扬言:“不要逼人太甚,狗急了也要跳墙。假如你要搞我的扬子公司,我就把一切掀出来,向新闻界公布我们两家,包括宋家在美国的财产,大家同归于尽!”
10月8日,蒋介石在东北战场指挥,接到宋美龄急电,立即赶赴上海。第二天早晨,他与蒋经国共进早餐时对儿子说:“扬子案件你不要再管了!”随后蒋介石出面会见上海各界头面人物为扬子案开脱。接着由上海警察局出面召开记者会,声明“扬子公司所查封的物资均已向社会局登记。”这一声明给扬子公司披上合法的外衣,一时社会舆论哗然。蒋经国在日记中哀叹:“现在到了四面楚歌的时候,倘使不坚定,很快就会崩溃。”蒋经国因扬子案,信誉一落千丈,“打虎英雄”顿时成了狗熊。
如今的勘建大队不能“打老虎”就“拍苍蝇”。他们查抄一批火车上的流动仓库。那是一些商人们为保卫自己的资产,想出各种办法来对抗“抢购风”。他们出了高价,把货物装进火车的货柜里,在沪杭、沪宁的铁路线上漫游。不幸南京路上的元昌百货公司的货物在火车上被查获,老板艾元昌将已登记的合法商品又变成非法商品而被捕,他在狱中悲愤交加,吐血身亡。最后由儿子出面宣布商场破产,将少量剩余货物,作了职工解散费,一个好端端的百年老店在金圆券的逆浪中被击得粉身碎骨,家破人亡。
雪莲领取了两大包毛巾、枕巾、抹布、手帕……等物品回家来。可怜她刚遭受罗青峰出走的打击,现在又失了业,内心痛苦至极。如今白家唯一支撑家庭生活的人也倒下了,面对日益艰辛的日子,一家人日坐愁城,不知如何度过这难关。这时上海又有许多工厂、商店倒闭,大批工人走上生活无着的行列。
这时蒋统区汹涌似潮的抢购风终于爆发,兼任华南经济督导员的宋子文首先在广州敞开限价的闸门。10月4日,蒋经国迫于压力,允许烟酒业调整零售价。这个小闸门一打开,竟如大坝决堤,涨价风暴席卷而来,黑市已成半合法化了。上海市民掀起抢购狂潮,人们疯狂地涌向各处,抢购一切能抢购到的东西。家中没小孩的买奶瓶、奶嘴、小孩衣服,一个三轮车夫冲进药房,要买“青霉素”,营业员问他,“你知道这药怎么用吗?”他说,“管他娘的,反正比金圆券值钱!”有人去烟纸店抢购锡箔、洋蜡烛、草纸,上海小花园路一带的女鞋店,连满清以来最老式的小脚、大脚鞋都卖光,寿衣铺的寿鞋、寿裙、寿衣都抢光,甚至抢购到棺材店,弄得市民家里死了人,棺材店要派人上门验明实情后才能购买棺材。在抢购风潮中还发生哄抢米店、煤炭店、糕团店、仓库……等惨剧,百姓愤怒地骂:“都给头上长草的人害惨了!”
10月14日,美国驻中国大使司徒雷登致国务卿艾奇逊的报告说“总的来说,政府正陷入极度恐惧之中,军事形势不可收拾……财政问题,甚至比军事更尖锐,已无异于警察国家的方法来控制物价和外兑率,这种企图将不可避免流于破产……政府目前每月五、六十亿元赤字。这种军事和经济的互相影响使得百姓生活于困苦之中,并孕育了不满和绝望,最危险的因素也许是食物短缺并禁止百姓买卖。能忍耐磨的中国人民能够忍受一切,但一旦日常生活所必须的吃、烧无从着落,就会发生骚乱以及所有随之产生的灾难……”
10月24日,国立北京大学82名教授宣布罢教说,他们的月薪只够维持自己的几天生活。10月26日,清华、南开等大学都进行罢教,北平16所市立中学和234所小学相继罢教,在11月上旬,汉口28所高校和中学以及昆明、青岛、南京、上海、成都、长沙等成千上万名教授加入罢教浪潮。其中厦门大学、广西大学、汉民中学有教师迫于生活留遗书自杀身亡。
10月31日,国民党政府通过《改革经济管制补充办法》,放弃限价政策,恢复黄金、银元、外币买卖。市场价格强力反弹,当天物价平均上涨20多倍,米价一路攀升上涨近百倍,从此金圆券如同废纸。
11月1日,蒋经国发表了《告上海人民书》承认“在70天的工作中,我深深感觉没有尽到自己应尽的责任……”于是这场“币制改革”以失败告终。
接着财政部长王云五下台,行政院长翁文灏内阁垮台,由孙科继任行政院长。
蒋经国这次在上海搜刮民间黄金165万两,还有大量白银、美元、港币等硬通货,价值3亿7千万美元,不久这些货币都被运往台湾。
金圆券的发行是一场纸币游戏,也是一场金融大骗局,他们变着手法从善良的人民手中榨取血汗钱,一旦真相大白,就使国民党人心尽失,走向大崩溃!
就在蒋介石“币制改革”的同时,在东北地区进行着国共的战略大决战。从1948年9月12日起,第四野战军的百万雄兵在林彪、罗荣桓、刘亚楼率领下,按照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的指示,向东北长春、沈阳、锦州的敌军发动猛烈进攻,历时52天,歼敌36个整师共47万人,11月2日解放了东北全境。辽沈战役的胜利,给了蒋介石致命一击,为此他两次吐血。而毛泽东对此倍感欣慰。他在一篇文章里说:“原来预计从1946年7月起,大约需要五年左右的时间便可能从根本上打倒国民党反动政府。现在看来,只需从现时起,再有一年左右时间,就可能将国民党反动政府从根本上打倒了。”可见辽沈战役大大加速了解放战争胜利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