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个闺蜜发过一组把自己老公打扮成俏姑娘的照片。
他穿着她的宽松睡衣,戴上假发,头上别个发卡,脸上摆出一副妩媚样。还别说,真有点像她的大表姐。
他们的日子跟这组照片差不多,非常合拍。大事小事,都能商量到一起。兴趣爱好也相似,她想去海边站着吹海风看海水,他就能在旁边陪着吹。
有时候都觉得他们不像是夫妻,更像是要好的姐妹俩。
我去医院生闺女的时候,他们来看过我。后来出了月子,又来家里看女儿。两个人连说话的语气都是类似,轻声柔和,满脸笑意。不管从哪个角度看,他们都像是一个人。
说起来也巧,我和老张开始谈恋爱那年,他们刚好也是。已经七年了。
❤
从小到大夸我文静的人太多了,内向,腼腆,这类词都无数次用在我身上。
老张不这么认为,他说我就是闷骚。
他这么说我不否认,但我仍坚持认为七年前的我是斯斯文文的。以前我是那种别人趾高气昂飞扬跋扈我就连个屁都不敢多放的人。可屁没放出来心里也还不爽,所以还爱生个闷气。
后来在老张的细心呵护下,我不仅学会了有事就说有屁就放,还能在感觉被人欺负得过分的时候跟人掐架。当然,这并不是什么特别值得炫耀的事。可我知道,这些都是老张身上的习惯。不知不觉,都被我学来了。
事实上,老张给了我太多积极正面的性格影响。他是个天生乐观的人,再难的事情到他那里,好像都不值得叹气,沮丧,或者失眠。他特别想得开,让我觉得生活的小波浪都会消退,安心的日子总会有。尽管我也不算多么消极,但比起他还是差很多。经过这几年,他大概能中和掉我80%的不愉快。
所谓中和,就是在事情发生十分钟内处理完。要么解决,要么就让自己意识到,这是个小事,不必烦恼。一开始是他开导我,后来慢慢我也能应对各种事,从容应对,不起波澜。
在我每个唠叨或抱怨的时刻,他也不断告诉我,事情不要怪罪别人,多从自己的身上找原因。有时他气不过,也会安慰我几句,可他从来不会说别人的不是。我也有样学样,一次次减少挑剔别人的话,多反省自己。
❤
老张还是个特别耐心的人。如果有一个打了死结的塑料袋,我肯定会把塑料袋扣一个洞,没有耐心打开死结。老张不是,但凡时间允许,他都会耐心打开。
很遗憾这点对我来说太难了,我并不打算跟随他的脚步。
当我不想跟他同步这一点的时候才发现,我已经被同步更新了无数次。他性格里积极温暖的一面都传给了我,我在潜移默化中不断修正自己的性格,一步一步向他靠拢。
我好像变成了另一个老张。
一个脾气差一些的老张。一来是我本身脾气就差,二来是老张惯我,把我脾气惯得更烂了。
❤
曾经有许多年,我都觉得油泼面是一种黑暗料理。面要淋上热油,肯定特别腻,我可不要尝试。
后来有了老张。
老张喜欢吃,还喜欢带我去吃。我一开始是抗拒的,只看着老张一个人吃。
后来过了三年,我也开始吃。
再过了三年,我学会做油泼面了。俩人再也不用为吃碗面开车跑很远,在家就能吃现成的。手扯的面,配上几个油菜叶,再淋上热油。滋啦一声,满屋的香味。
我真是越来越像他了。
在一起的两个人就是这样,时间越久,性格,兴趣,生活习惯,就越像对方。有时候我也想,到底是真的像对方,还是说更愿意包容彼此了。是哪个都没关系,重要的是,我们都在这个过程里变得越来越好。
爱最初是因特别之处而吸引,长久则是靠同化和包容。
刚谈恋爱的时候,老张送一束花。
再后来几年,少了一半。
再后来,就变成一支了。
我们当然不会保持七年的热恋状态,但感情也并没有随着时间而减少。
爱去了哪里?爱留在每一个不用言语的眼神中,在每一次推心置腹的长谈中,在每一次同化和改变中。
爱的表现方式不同,也许是我为你在外面淋了一夜雨等你答应我的告白,也许是我跑了半个城区为你买一碗你喜欢喝的粥,也许是——
我变成了另一个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