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017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阳光普照,大地回暖,魏老师为川图赠送了一些他自己的珍藏图书并就他自己一直以来的读书历程做了一个总结。鄙人听完之后,也有些感悟与你分享。
关于保养。慕名魏老师多时,但只知其号称巴蜀鬼才,对其生平完全没有百度过,今天听讲座的时候,才知道老师乃1941年生人,老爷子今年确确实实已经七十有六了,当他说出来的时候,全场喔的一声,因为老师看起来就四十多岁的样子,面色红润,声音宏亮,老师把这归功于其良好的作息,平和的心态,以及与大自然的亲密互动。
关于学习。老爷子在民国就读了三年初小,然后就辍学唱川剧了,建国后也没有随大流去进个修培个训什么的,基本都是一路自学走过来的,在老家内江唱戏的时候,但凡有空就去市中心的一家图书馆看书,而且一直以来坚持三个独立的原则,即独立思考,独立发现,独立表述。三者循序渐进,一脉相承,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哈姆雷特,只有独立思考你才会发现属于自己的那个哈姆雷特,但是如果不表达出来,和咸鱼有什么分别了?
关于表达。作为一名严谨的文艺青年,在这里要批评老师几句,满堂的四川话,虽然作为巴蜀鬼才,这是一个标志,但也不能以此为荣吧,毕竟众多听众里不是每个人都像哥一样普通话和四川话都听得那么好,这其一,其二,举的例子低俗,低俗的哥都不好意思重复出来了,听着台下那些大爷的笑声,尴尬啊,其三,错别字太多,什么阿(e)斗,博闻强识(ji),真是一言难尽^O^
好,回归主题,读书,自古以来,关于书有过很多比喻,但是i have a idea.读一本书就像开始融入一个新的圈子,这个圈子里有形形色色的人,有精彩纷呈的故事,那么问题来了,怎么才能读好一本书,或者说这样才能更好的融入一个圈子了?
老师以为最重要的是悟性,深以为然,有悟性方能左右逢源,准确的找到书里自己需要的东西,一部论语,有人读了修身,有人读了齐家,有人只读了半本却以此来治天下了,其次耐性,读书是一辈子的事情,跟吃饭睡觉一样,当一天神疲力乏,翻开一本书,进入另一个世界去畅游,这何尝不是一种领悟?切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要沉下心来,细品方显味道,特别是在这个碎片化阅读越加疯狂的年代,各种推送,搞得我们好像只有招架之功一样。但是著名武术家黄裳(九阳神功作者)说过,他强任他强,清风抚大岗,唯有坚持自己的内心,才能不让这些浮云遮住自己的眼睛。最后,读书还需要有记性,但这却不是像什么国学大师辜鸿铭一样,一把年纪还可以背诵资治通鉴,老不正经,老师所谓的好记性是指要多动笔,当然现在的情况多动手指也可以,把一些感悟及时得记录下来,像哥现在这样,今天听座有感,吧唧吧唧的还能写一千字,但是明天了?估计就只能写点关键词了,后天了?估计就只记得到此一游了,拍了好几张照片,看到魏老师真人了,好开心,么么哒^O^
就这样吧,万一写多了,你们看不到这里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