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 | 突破僵固型思维,正确的犯错

公众号搜索童话ABZ关注

你打开了童话的第30篇写作

笔记输出-《自我发展心理学》10、11

夸孩子努力比夸孩子聪明更适合

案例:

几百个小学初中的孩子,先给他们做10道容易的智力测验题。

当这些学生完成后,一部分学生被夸奖“聪明”:“哇,你做对了8道题!你太聪明了!”于是这些学生就被放到了非常有才的位置。而另一部分学生被夸奖“努力”:“哇,你做对了8道题,你一定很努力!”

结果出人意料。那些被夸聪明的孩子,在接下来的测验里,很多都不愿意再选择更难的题目,哪怕这些题目能够让他们学到新知识。

当研究者安排了一些很难的题目,所有的孩子表现都不好的时候,那些被夸聪明的孩子,对解难题再也没兴趣了,他们的表现也直线下降。即使重新做一些容易的题目,也很难让他们再有信心了。

夸孩子努力,还是大概率会更努力。夸孩子聪明,孩子为了保持聪明的样子,会拒绝努力的样子。

 突破僵固型思维,正确的犯错

成长型思维的人,把注意力放在如何通过努力,不断成长上面。

僵固性思维的人,把注意力放在证明自己聪明,维护自己聪明的形象上面。

从僵固思维转变为成长思维

认识到:能力的成长,来自于挑战超出你能力的问题。

适应能力,是一种非常强大的学习机制。很多人将适应全部看成被同化。

错误不是一种失败。鼓励试错,试错产生的错误是一种难得的学习机会。

错误说的是事情的结果,失败引向了个人评价。

■  试错是学习的机会

■  丢掉不会犯错的形象

■  越早试错,风险、成本越小

案例:

小A,刚到一个公司上班,每天加班到很晚,觉得压力很大。

我问他:“是你们所有人都这样,还是你自己这样呢?”

他说:“好像也不是所有的人都这样,就是我自己这样。因为我有很多东西不知道,需要去自己摸索,就会浪费很多时间。”

我说:“那你为什么不去跟别人请教呢?”

他沉默了一会说:“如果我一开始犯了很多错误,我就担心别人知道我连这么简单的东西也不会,怕他们笑话我。”

新员工,不请教同事,靠自己摸索。这是维护自己形象?

不一定

判定这位新员工确实是维护自己的形象,是在他的回答里看出来的。

如果那位新员工,回答的是:笑来老师说过,百度能解决的问题,就不要去问别人。综上所述,同理可得:自己能做的事,尽量不要麻烦别人。

这种情况就不属于维护自己的形象,而是通过努力让自己成长。

制定犯错计划

每周犯几个错误,反思这些错误的后果是否如你所想的那么严重,思考从错误中学到了什么。如果一周之内你没犯错,说明你做的不够多。

这个计划,可以让你认识到,错误可以作为一种正面反馈,降低你对犯错的焦虑。

会导致你一无所有、家破人亡的不适犯错,而是赌博。

给你留一道思考题:你应对错误时,除了我刚刚提到的三种方法,有什么自己独特的心法吗?

END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