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笔记
成长型思维和僵固型思维的核心区别:对能力的看法,专注点
如何克服僵固型思维?
1、人的能力究竟是怎么成长的?
能力的成长,来自于挑战。能力成长的过程:环境提出超出能力范围的问题--努力解答问题--答错,环境反馈--优化、改良、理解更深刻。能力在不断回答问题、不断得到反馈、不断主动优化中得到提升。
(看到答错这个词,心里咯噔一下,觉得怕怕的。所以哪怕已经知道了 需要通过试错去得到反馈、提升能力,害怕犯错、止步不前依然是一种心理舒适区。)
聪明不聪明、能力强不强,形容的不是孤立的个体,而是个体和环境的互动方式能否促进能力的成长。
(聪明不聪明、能力强不强,是指个体有没有不断去跟环境互动,并在这个互动过程中,有没有解决新问题,收获新体验,找到新方法)
适应是一种非常强大的学习机制。在适应难题和挑战过程中,会促使大脑变得更加灵活和精细化。
2、僵固型思维因为回避挑战,而让我们失去了成长的机会。
3、通过改变对错误的认知,克服僵固型思维。
1)为什么会把错误当做一种失败?
我们受的教育,使得我们很难把错误当做一种反馈、一种难得的学习机会,而容易把错误当做一种失败。
事实是,我们在解答环境提出的问题时,会犯很多错误。试错就是一种基本的学习机制。这跟你的能力无关,而跟实物发展进程有关。
为什么会把错误当失败。背后有这样的假设:事物发展不是曲折向前的,而是直线的、有一个终点——成功或者失败。错误就是那个失败的终点。
错误和失败是两个概念:错误是指事情的结果。失败是指个人评价。
2)改变对错误的认识 的三种方法
--把错误看作是学习的机会:eg桥水公司鼓励员工讨论错误。王坚认为学费一定要交,早交比晚交更好。
--突破自己不会犯错的形象。eg新员工不肯让大家觉得自己什么都不懂。投资人坦言自己犯错。
--制定犯错和反思次数目标。要克服对错误的恐惧,就必须犯错误。实施:要争取每周犯5个错误,记录错误,并反思错误的后果是否如你想的那么严重,思考从错误中学习到了什么。 目的:了解错误作为反馈的另一面、克服对错误的偏见,降低犯错焦虑。
(这句话,看到一次,惊讶一次。也许等不惊讶的时候,说明已经改变对错误的认识了。)
--错误的代价:错误是人生的一部分,有时人生会因错误而变得更丰富。
(如果敢于犯错,其实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就是敢于尝试。)
二、自己的话
僵固型思维的根本点,是对能力的看法。认为能力是固定不变的。并因此需要维护自己聪明、能力强的形象。
突破僵固型思维,就是要改变对能力的看法。并打破证明自己、维护形象、不敢犯错的思维。
对能力的看法:能力,不是指独立的个体。能力提升的本质,就是在解决问题和环境交互的过程中,不断尝试、获得反馈、迭代优化。
打破不敢犯错的思维:
纠正对错误的认识,错误是学习的机会。错误不是失败。错误是事物发展、能力提升、环境交互、获得反馈的必经过程。通过犯错、反思、改善,沿着事物曲折向前的发展路径。
两个方法:打破不会犯错的形象。制定犯错和反思的目标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