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传略019】文治武攻平匪患 传学讲论为修心(6)

至十二月九日,第一步和第二步剿匪行动顺利结束,扫平横水、桶冈等大寨,王阳明班师回赣州,向朝廷奏捷,有诗咏怀:

茶寮纪事

万壑风泉秋正哀,四山云雾晚初开。

不因王事兼程入,安得闲行向北来。

登陟未妨安石兴,纵擒徒羡孔明才。

乞身已拟全师日,归扫溪边旧钓台。

当地百姓对王阳明的功德大为感奋,如赣州南康县耆老为王阳明修建了阳明生祠,刘节(字介夫,号梅国)作《都宪阳明王公生祠记》。

但面对如此大好局面,朝廷却是另一番操作。十二月二十六日,兵部行文到,并附圣旨,限制了王阳明的提督之权,要求他今后用兵必须会商江西镇守太监。

闰十二月二日,王阳明上报剿匪有功人员名单,请求朝廷赏赐,他们是监军副使杨璋,参议黄宏,领兵都指挥佥事许清,都指挥使行事指挥使郏文,知府邢珣、季斅、伍文定、唐淳,知县王天与、张戬,指挥余恩、冯翔,县丞舒富,随征参谋等官指挥谢昶、冯廷瑞、姚玺、明德,同知朱宪,推官危寿、徐文英,知县陈允谐、黄文鸑、宋瑢、陆璥,千户陈伟、高睿等。

闰十二月五日,上奏朝廷,建议设立崇义县,设上堡、铅厂、长龙三巡检司。并致信兵部尚书王琼,报告战后局势。

王阳明的第三步就是要剿灭惠州龙川之敌。

龙南、龙川之交为浰水,两岸崇山絶壑,强梁啸聚其间,最大的土匪头子叫池仲容,外号“池大鬓”,其弟仲安、仲宁,俱力格猛虎。附近的信丰、龙南、安远、会昌地区深受其害,自正德以来剿之不克,抚之不从。

正德十二年末,王阳明策反了盗匪首领卢柯,卢柯说服池仲容春节到赣州城与王阳明谈判,王阳明好吃好玩地伺候着,城中一派节日的气氛,看不出战备的氛围,池仲容于是放松了警惕,并把这一消息通知了各个山头。

正德十三年正月初三,王阳明在宴会上埋下伏兵,一举将池仲容拿下,枭首示众。号令各部初七发起总攻,兵分四路,王阳明将城中政务和儿子正宪托付于薛侃,亲自率军直捣下浰大巢,贼群龙无首,三浰匪巢当天就被荡平,然后势如破竹,荡平其余小股匪徒。王阳明不无自得地说,我以前就对杨骥说过:“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区区鼠窃,有什么特别的?”

溃散的匪徒啸聚九连山,据险扼守。正月初八,王阳明派七百名官兵扮成溃逃的匪徒,乘着夜幕掩护,插到敌人的后方,第二天两相夹击,敌大败。

至三月初八日止,共捣毁匪巢三十八处,擒斩大贼首二十九名颗,次贼首三十八名颗,从贼二千零六名颗,俘获贼属男妇八百九十名口,夺获牛马一百二十二只匹,器械、赃仗二千八百七十件把,赃银七十两六钱六分。总计擒斩、俘获、夺获共五千九百五十五名颗口只匹件把。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