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觉得500字的文章很难写,因为自己连300字都写不出来。
意大利的经济学家发现,全国80%的经济财富掌握在20%手中,80%的人分配20%的财富。
这个法则在20世纪40年代被应用到其他行业:关键的少数和不重要的多数。
同样的道理,在一本书中,关键信息只占了一小部分,就是“二八法则”。当我们开始阅读的时候,应该带着目的和目标来对一本书进行阅读。
这是有效阅读的第一步。
阅读的目的并不是读完这本书或着单纯集攒读书的数量,而是应该把在书中学到的知识内化,并付诸行动,才是学以致用。
有效阅读的第二部:一边阅读一边思考。
当你从读者转变为一个阅读者的时候,才会体会到阅读的乐趣和阅读带入的快感。阅读和思考同步进行,可以提高阅读速度,从而产生阅读效率。
心理学上用“心流”这个词来形容阅读者在阅读和思考的同时,所产生的心理充实感。
如何在30分钟内阅读一本书呢?
1、脑眼并用,让大脑思考理解的速度跟上眼睛的阅读速度;
2、集中精力阅读;
3、引导阅读和扫视阅读;
4、关键阅读法。
一本书正确阅读顺序:阅读推荐语、序言、目录、随手标记内容,最后阅览全书。
以上的方法只要反复练习就可以锻炼出自己快速阅读的能力,最后达到30分钟读完一本书。
当我掌握了快速有效阅读法的时候,我的写作也提升了一个段位。
在阅读时候产生的思考,形成短时记忆在大脑中盘旋,是盘旋,不是落地。落地就是把这些已经被内化的知识写下来,以记录的形式。写作是对思考的复盘。
我开始写读书笔记。
一本书可以按照章节、知识点和内容分成十篇左右不同的读书笔记,每一篇笔记都对书中不同的知识点进行记录、消化、理解、总结。
当一本书的读书笔记写完的时候,一本书评也就可以完成了。
书评本身就是阅读完一本书后,提炼书中几个观点,结合生活现象,总结这本书的意义所在。
一篇优秀的书评,可以通过很多渠道进行投稿,最后实现阅读变现。
小时候,母亲总说我买一些课外书是无用的。当我多年后用自己的高稿费给她买猪肉时,她笑着说:“原来那些闲书还可以变钱”
人生的每一步,都不会白走。
选择阅读自己热爱的书,可以修身养性,可以找到同频的共鸣,如果你愿意,还可以写一篇文章来变现,去买更多喜欢的书回来。
当阅读的爱好形成良性循环,最后让我的生活更加丰富精彩。
信息的时代,我可以通过很多阅读终端来进行阅读,从一个内容欣赏着变成一个内容生产者,大概是读书最我的最好回报了。
写作的意义在于记录、分享,如果能因为写作找到共同的朋友,影响同样的自己,便是最好的事了。
齐帆齐第5期28天写作成长营,打卡第13篇,1011字,合计25883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