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有哪些普遍的“性格缺陷”
儿童身上有很多普遍的特质困扰着很多的妈妈,还有一些父母并没有意识到的问题,不管是性格上也好,还是行为上也好,都会对孩子本身的成长造成障碍。
一类孩子被习惯的体贴肉体,喜怒无常,易怒易爆,占有欲强,自私好嫉妒,通常不喜欢服从命令,性格具有“毁灭性”。他们在做事的时候很难集中注意力,这类孩子比较混乱,整天充满幻想,思维混乱,无法安静,不能一个人呆着,喜欢打扰别人,取笑他人,在饭桌上更是“贪吃一族”,俗称“熊孩子”。殊不知这是属灵的辖制,父母对于这一类型的孩子很伤脑筋。
有些父母为了摆脱儿童,会把他们交给学校,或者让保姆带,实际上,这种做法一来无法让孩子得到情感上的满足,二来也是自己逃避的表现(对于孩子的牧养的责任,建议各位家长亲自担任),这类型的孩子一定要破除肉体,娇惯纵容是没有好结果的,父母也不要吝啬管教,要让他们心存敬畏。
另一类儿童则是相反,他们信心缺乏,处事被动,非常悲观,消极,行为懒惰,胆小怕事,动作迟缓。他们喜欢依赖成年人,非常缺乏安全感,会用哭泣的方式祈求成年人的帮助。很多父母认为这类型的孩子只是有些敏感,胆小而已,或者认为孩子想象力很丰富,以后可能成为诗人,这都是自欺欺人的想法,这些都是辖制,一种需要破除属肉体的辖制,一种需要破除属灵的辖制。
这类儿童长大了经常喜欢一个人独处,喜欢一个人做事,睡觉,玩。对于大人给安排好的事情会照做,但是自己一个人的时候却不知道该做些什么。似乎他们只对自己手里,眼前的事情感兴趣,从不懂得自己伸手找到想要的,看起来对什么都很冷漠,实际上是信心层面的缺失。一旦有了信心的根基,其他的都好解决。
家长的认知误区,需要升级
按照人们属世界的意识来看,大人们认为行为不主动的,稳重的孩子是大家学习的榜样,而喜欢争吵,有活力的孩子会比较有出息,这俩类孩子都能够得到父母的青睐,尤其后一种,虽然通常得不到小伙伴的喜欢,但是能让父母感到高兴,但是对于他们性格上需要调整的地方,选择视而不见,或是不当回事,然而问题不会消失,反而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放大。很多父母对于自己家攻击性强,占有欲强的孩子会有一些满足感,他们也会说教,但并不走心,但这样的教育方法并不是属神的教育方法。
除了破除孩子们的辖制之外,家长可以给孩子创造一个随时表达自己,能够发挥他们创造性的环境,让孩子们的内心得到充分的关注和培养,顽劣多动的孩子可以变得乖巧懂事,放肆难管的孩子可以学会遵守纪律,被动胆小的孩子也可以变得主动积极。
培养孩子专注的做事能力
要想改正他们某种缺陷,就要培养儿童专心做事的能力,养成好习惯。专心做事,对于良好性格的塑造非常好。
为孩子提供较为有趣的生活环境,让他们找到兴趣并且“潜心研究”,这个时候不要主动给他帮助,也不要随意打断他们的注意力,当他们能随心所欲的集中精力去干喜欢的事,性格问题会大有改善,这就是专注的魅力,专注力其实是信心的表现!
专注的本质是信心
进入状态,什么事情进入状态都会很享受!比如说一个孩子看动画片的时候会非常的专注,他不会理会周围的声音,这个事情不太需要信心。“有信心就专心,没有信心就不专心”。上文提到“做感兴趣的事”,并不是可以肆无忌惮的做所有的事,“集中注意力做事”,并不是随随便便的事,而是让他们有目的的做某件事。
当儿童专心投入到某项工作之中时,他们身上不好的特点会消失,或是不再明显。儿童从胆怯,任性,懒惰,偏执,走向精力集中,有纪律性,各从其类,会跟人相处,都是儿童通过进行创造性的工作,专心致志的做某件事情,进而有了信心,改变了自己的人格来完成的。而这些是不能通过道德,或是苦口婆心的说教,或是狠狠的威胁来解决的。
但是也不能强迫比较懒惰的孩子,立即变得勤快起来,孩子的改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每天进步一点点,就是最快的进步了。
但是根本的秘诀还是要回到圣经里:
诗篇1:3 他要像一棵树栽在溪水旁,按时候结果子,叶子也不枯干。凡他所做的尽都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