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历来崇尚气节、崇尚严谨、崇尚务实,讲良知、守信用,严和实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基本内容,是传承民族品性。但是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压力的增大,书本文化渐渐被淘汰,手机文化进入了人们的生活,逐步在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喜欢阅读手机,可以在短时间内掌握接受大而广的信息量,书本慢慢的被淡忘了,书法演变成了今天的提笔忘字。记得在大学那会儿除了专业书,看的最多的就是手机上的微博、贴吧、博客,一直到毕业始终认为这样没错,很多时候为了微博的一条评论信息能够跟不知道天南地北的网友争执很久,直到有一天一次偶然的安排看书学习,一本体系书中的很多条款让我耳目一新。相比只是为了完成工作,通过网络资源寻求解决方案,书中的很多东西却让我感觉很充实,也是在这个时候我也在开始怀疑互联网大而广的信息大量接受就是开卷有益?大而广但很空洞的信息接受,并没有进行任何思考过程,没有从根本上提升我个人能力,这就好比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因此我在后续的团建工作中也有了新的想法,多积尺寸之功,经常防微杜渐。
宋真宗赵恒说过:"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读书也是中华民族的一项优良传统,中华民族从仓颉造字开始,再到后面的科举制度都在强化学习的重要性,不断的记录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思考过程中,延续了几千年的中华文化得以传承。在团建过程中也分三步走,学习—思考—收获。
1、关机一小时,开卷一小时
读书是指获取他人已预备好的符号、文字并加以辨认、理解、分析的过程,有时还伴随着朗读、鉴赏、记忆等行为。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使得很多人在繁忙工作的之后,无暇学习,每天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工作,工作之余浏览一下微博、新闻认为接触到了很多信息,只是在信息接收的时候少了很多思考。在每天日复一日的工作,单单完成了工作,机械式的完成工作任务,对工作缺乏更深一步的思考,团队缺乏朝气,缺乏创新能力,最后只能维持现状,无法取得更大的发展。物竞天择,只有适者才能生存,一个团队的发展与学习过程息息相关,不妨每天脱离脱离手机,收起浮躁的心态,沉下心来,拿起一本自己喜欢的书本开始阅读吧!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书是人类历史经验的总结,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读书可以彻悟人生的意义,读书可以洞晓世事沧桑,读书可以广济天下民众,读书可以步入智慧的殿堂。自古以来,人欲成才,士欲济世,务必读书。只有饱览群书,方可成人成才。
2、读书与思考相随
读书而不思考,等于吃饭而不消化。——波尔克
一代科学巨匠爱因斯坦说:“在阅读的书中找出可以把自己引到深处的东西,把其它一切统统抛掉。” 我国伟大的数学家华罗庚又说:“学习中首先要注意好好消化。如果不消化,即使胸藏万卷书,也是用不上的。只有消化了,才能运用自如,得心应手。”如果说爱因斯坦的话让我们明白了读书时选择的重要性,那么华罗庚就是在启示我们:写读后感正是“消化”的最具体的过程。
看书看不进去,感觉看了也像白看,根本记不住书中的内容;听讲座也是一样,一场讲座听下来,自己心里没有一个清晰的逻辑,更不用说去提问了。这可能是一种通病,每看一篇好的文章和一本好书,可能都会有一些心得和体会,不妨把它写出来,哪怕是零星的、肤浅的、不够系统的都没有关系,因为这个写作过程本身就是一个难得的深入思考和梳理自己思想的过程,只有不断增加这样的过程,才能慢慢地使自己形成深刻的思考能力。,这个恐怕要比写零星的生活体会更有收获的!人既要勇敢地面对自己的缺陷和不足,这就是一个返身回顾的能力,这种能力很重要,大概相当于人体的免疫系统吧;同时又要能够清醒的认识到自己的进步和优长所在,而这两种能力都具备了,也就能够不断“扬长避短”,不断进步。
读书是从无到有、从一到二的阶段,所以进展是很慢的,进步也不明显,在这个阶段自己因为还是一张白纸,所以也没有什么鉴别和判断能力,常常会照单全收,缺乏自己独立的思考和判断;但是随着阅读的增加和深入,慢慢地速度会加快,因为原来对于自己来说都是属于新知的内容已经变成常识了,速度自然就加快,而且自己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之后就不再是人云亦云了,而是慢慢会学着反思和批判,这当然需要一个阶段和过程,决不可能一蹴而就!
3、熟读而精思
朱熹说过:“读书之法,在循序渐进,熟读而精思.”
所谓“循序渐进”,就是学习、工作等按照一定的步骤诼渐深入或提高.也就是说我们并不要求书有几千甚至几万,根本的目的在于对自己的书要层层深入,点点掌握,关键还在于把握自己的读书速度.至于“熟读”,顾名思义,就是要把自己看过的书在看,在看,看的滚瓜烂熟,能活学活用.而“精思”则是“循序渐进”,“熟读”的必然结果,也必然是读书的要决.有了细致、精练的思索才能更高一层的理解书所要讲的道理.
读书不在于多而在于是否读的精.象亚克敦,他徒有万卷图书,我们可以毫不犹豫地说:其实他一本书也没有读完.“有书等于没书”的现象是屡见不鲜,也就是不会读书.就说语文课本,大家都认为没什么看头这样一来,掌握的知识也相对于较为肤浅.因此更何况是其他书呢?我们读书提倡:拳不离手,曲不离口.面对现在激烈竞争的社会,更需要我们的善读.读一本书,从书中有所收获才算真正的读完了这本书。
在互联网时代,知识大爆炸,拒绝读书无异于自杀。比尔盖茨,每年至少两次闭关读书,腾讯的马化腾自己在演讲中说:每一年,我都感觉腾讯要垮了,但都挺过来了,如果微信不是我们腾讯发明的,我们现在就要行将末路了。在这个互联网时代,没有读书教给你的智慧和统观全局的眼光,预测未来的敏感,迟早得被淘汰,诺基亚等企业就是很好例子!正像杨绛说的,你所有的困惑都是因为书读得太少,却想得太多,团队建设也是一样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