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在江苏卫视《新相亲大会》的节目现场,看到了一位非常特别的男嘉宾。
为什么说他特别呢?因为他不是单纯地来相亲,而是特意来节目现场跟心仪的女嘉宾告白的。
这位男嘉宾名叫钟元凯,在之前的节目中,他的妹妹曾以女嘉宾的身份来到节目现场,他当时作为亲友团和妈妈一起为妹妹挑选良婿。
后来,他对3号女嘉宾施楚君一见钟情,让他觉得庆幸的是,施楚君在那期节目中没有牵手成功,于是他便精心策划了这场告白仪式,最后也成功抱得美人归。
除了令人感动的求爱仪式外,钟元凯不幸的成长经历也令在场很多人动容。
在短片中,钟元凯极言了对爸爸的爱和怀念。
他的爸爸在他读小学六年级时就意外去世了,爸爸的去世,让整个家都蒙上了阴影。
突然之间少了一个很爱的人,年幼的他一时间难以接受,痛苦感也日渐深刻。
现在他听到老歌还是会不自觉地流泪,因为那是爸爸带给他的回忆;现在他还是会时常梦见小时候和爸爸一起玩耍的快乐画面。
每次想爸爸时,他只能紧紧握着爸爸曾经戴过的一块手表,难过地哭泣。
02
相较于对爸爸的思念,钟元凯对妈妈则充满了排斥。
他说爸爸过世以后,他们一家人的关系变得越来越疏远,因为妈妈总是用控制的方式来关心他们兄妹三人,从来不会在意他们内心到底怎么想。
妈妈平时说得最多的话就是:“我是妈妈!”
妈妈的强势在家人之间筑起了很深的壁垒,慢慢地,他们也不愿多跟妈妈交流了,因为即使说出来,她也不会理解。
直到现在,他们跟妈妈的关系还是很疏远。
这次他要来节目现场跟女嘉宾表白,妈妈事先也毫不知情。
他甚至直言未来他想找的另一半,一定不能像他妈妈那样强势。
除了钟元凯,在之前的节目中,妹妹也曾伤心地说妈妈不知道他们内心最缺失的东西是什么。
03
面对儿子的控诉,钟妈妈难过地说她的孩子都不爱跟她沟通,他们三个会形成一个小团体,彼此间的感情也非常好,但她这个做妈妈的却一直像个局外人一样。
她解释说自己之所以强势,只是为了保护孩子们,丈夫的意外离世,给她造成了很大的恐慌和压力。
她说自己只是个简单的女人,没有教育家的智慧,所以她能用的方法都是最快、最简单的,她只想确保三个孩子能够平安长大,至于其他方面,她确实疏忽了。
节目现场,孟非问她这么多年有没有再婚或者交往异性?
她回答曾断断续续地交往过一些异性,但都很短暂,因为她跟异性在一起的前提就是对方要接受她的三个孩子,但后来发现他们都接受不了,所以她就断然拒绝了。
丈夫去世的时候钟元凯12岁、妹妹10岁、还有一个更小的8岁,这么多年以来,钟妈妈始终把他们兄妹三人放在人生的第一顺位,也为他们牺牲了自己的幸福。
她百分百付出,却始终走不进孩子们的内心,对此,她也倍觉难过和苦恼。
一个女人独自把三个孩子抚养长大,真的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在父亲角色缺位的情况下,她一个人真的很难把两个角色诠释完美。
在生活的重压下,她常常会没了耐心,跟孩子沟通的方式也都是简单粗暴的,而这也最终导致了孩子们的疏离。
她强势的母爱就像风筝线一样,一端努力拽紧,另一端却想要逃离。
04
钟妈妈的拳拳爱子之心可昭日月,孩子们对她的感谢,用尽一生也说不完,但不可否认的是,她表达爱的方式确实不妥。
丈夫去世时,她沉溺在悲伤和痛苦中,却没有考虑到年幼的孩子在突然失去父亲后,内心的无助与彷徨。
她总是用自己认为对的方式独断地要求孩子们按照她的意愿行事,却没有真正了解过他们内心的渴求。
当孩子们违背她的意愿时,她也没有耐心地跟他们解释她的用意,让他们理解她的良苦用心,只会粗暴地说:“我是妈妈!”
所以尽管她为孩子付出了很多,但孩子还是不可避免地和她渐行渐远。
李玫瑾教授说孩子在青春期时,家长与孩子最好的沟通原则是四个字——“亦师亦友”,如果在这个时期家长依然以领导管理的姿态来面对孩子,那孩子一定会跟你闹的势不两立。
她自己正是通过和孩子做朋友的方式,把曾经数学只能考15分的女儿,成功送进了首都师范大学。
所以,父母应当学会跟孩子做朋友,用平等尊重的态度对待孩子。
莫言说:“好沟通都是听出来的。
第一个步骤是倾听,就是让孩子把话说出来,并且听懂孩子话里的真实意思。
第二个步骤是理解,就是站在孩子的角度想是不是有道理,结果往往是有道理的。
第三个步骤是建议,即使有道理,孩子并不一定就能采取正确的行动,因此父母这时应该给以建议。”
在这里,莫言强调了在和孩子的沟通中“倾听”的重要性。因为唯有通过倾听,家长才能了解孩子内心最真实的想法、才能理解孩子、才能帮助孩子解决他遇到的困难。
莫言说:“父母仅仅会爱并不及格,因为母鸡也会爱。”
所以,父母光爱孩子是不够的,想要孩子健康成长、想和孩子拥有良好、亲密的亲子关系,还要学会做“及格”父母——和孩子做朋友、耐心倾听他们内心的想法。
康德说:“人类有两件事情最难:一是如何统治他人;另一个是如何教育他人。”
十年育树,百年育人。教育孩子本就是件非常困难的事,但仔细想想,父母辛苦了大半辈子,唯一的心愿不就是希望孩子过得幸福快乐吗?
那既然如此,即使再忙再累,也请您给予孩子多一些倾听、多一些耐心、多一些陪伴吧!
(Ps: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本人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