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昨天的共读中,我们讲述了史铁生在地坛这方园子里遇见到各色人等。了解了他们的故事,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怒哀乐。
我有时候会想,史铁生双腿残疾之后,有过很长一段时间的消沉期,他是怎么度过那段时间的呢?那个一心想死的年轻人是如何抛弃绝望,迎接新生的呢?
在《我与地坛》这本书中,收录了作者1983年写的一篇哲理性散文《死神的克星》。在这篇散文里,作者写出了死神的四大克星。有了这些克星的存在,死神也就只能望而却步。
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共读,去详细了解作者笔下的死神克星吧。
01
《爱的奉献》中有句歌词是这样写的: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史铁生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大家:“爱”是死神最初、最大的克星。
刚刚得知自己再也站不起来的时候,史铁生无数次想过,要和这个残酷的世界作别。可一想到自己的亲人、朋友、邻居,又放下了死的心。
怕自己这样的行为,会让他们伤心、难过。因为这些人对他实在是太好。
母亲为了让在医院的史铁生能吃上可口的饭菜。在寒冷的冬天,捧着饭盒,急急忙忙地去挤公交车。不小心摔了一跤,磕掉了自己的两颗门牙。
为了不增加儿子的痛苦,她宁愿把饭菜提回家,让父亲送到医院。自己则躲在家中不让儿子发现异常。
那些插队时结识的同学,隔三差五就从陕北给他写信。从最开始的劝慰到后来的责骂。都隐隐透着同学对他的关心。
在北京的朋友天天跑到医院来看他,送书、送新闻、送快乐。即便外出聚餐,也要把他的那一份打包带回病房。
那帮年轻人用自己的方式让史铁生感到他并没有被抛弃,他还是他们中的一员。
想到年幼的妹妹、为他的病开过无数次会的医生护士、还有那些帮他跑前跑后的街坊邻居、同学的父母甚至一些不认识的人。
还有那个在遥远的陕北费尽心思为他寻找偏方的“破老汉”。
可以说,是这些人的爱,为史铁生筑成一道对抗死神的墙。如果要给这道墙取一个名字,我愿称它为“爱心墙”。
就像史铁生在文中写的“本没有天生软弱和悲观的人,当爱神的力量更趋强大之日,任何一个伤残人都会是坚强和乐观的。”
当一个人面临绝境的时候,“爱神”和“死神”就会拔起河来。
被爱包裹的人,死神虽不曾离去,却也近不了身。
不过,一个人活在世上,只是接受别人的关照,就会像是一个多余的人。死神还在不远的地方召唤着。
02
实现自我价值是远离死神的第二步。把自己活成一个有用的人、一个能被人需要的人。
史铁生认为,要做一个有用的人,首先要做到“知己知彼”。
“知己”就是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定位。明白自己的长处,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
就像史铁生,即便其他同学都在自学数理化,虽然自己也被吸引,但他明白,他的状况进不了大学,再加上本来数理化就学得不怎么好。他不能跟风般的在数理化上面死磕。
他转学英语,意识到没有人会请他这样一个身体残疾的人做口译,也就半途就放弃了。
最后,他想到了写作。因为他对生活有比其他人更多的感受,他有倾诉的欲望,再加上在学校的时候,作文成绩一直很好。所以,他选择了一条适合自己走的路。
事实证明,这条路他选对了。五年的时间,他便写出了二十多万字的小说,陆续发表了二十几篇作品。
史铁生认为,除了“知己”,还要“知彼”。
所谓“彼”,就是社会需要什么。也就是说,我们除了考虑自己能做什么,还要思考做什么能让自己在这世上能活下去。
如果说“已”是梦想,那“彼”就是现实,
我们不能盲目地选择自己的职业,不能做违反法律、道德的事情。
只有梦想跟现实契合,才能让人干劲十足。否则就会陷入“大事做不来,小事做不好”的苦闷之中。
“知己知彼”之后,便是踏踏实实地做。“不问收获,只问耕耘”。
史铁生就是靠着埋头苦干,把自己的文章变成了铅字,成了让大家熟知的作家。
只有当一个人变成一个对别人对社会有用的人,实现了自我价值,才会有活下去的动力。这时,死神便在悄然地离去了。
一个人在一个领域取得成功,不管大小,都是一种肯定,这种肯定会转化成自信。有了自信,生活就会充满希望。
03
很多年前,有一则轰动一时的广告词:人生就像一场旅行,不必在意目的地,在乎的应该是沿途的风景和看风景的心情。
当时不太能理解这句话的深刻含义。多年以后,才明白这是人生的豁达和智慧。
只有绝对自信的人才可以坦然地说出这些充满哲理的话。
史铁生认为,正确的信念和勇敢可以产生自信心,并不需要成名成家。
他也曾像大多数人一样,对成功看得很重,一度达到急功近利的状态。甚至有时候会做起白日梦,梦到自己出现在电视里,别人都夸他身残志坚。
其实,这是在用外界的评价来界定自己。
如果一个人总是期待通过外部的评价来获得肯定,就容易陷入不自信。没有自己的观点,人云亦云。
一个人只有不被当时的舆论所左右,才能坚持做自己,才有足够的自信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
当然,自信心并不是让我们盲目自信。
自信心需要不断地学习。通过学习才能知道自己走的路是对还是错。对的就坚定地走下去,错的就立马改正。
在错的路上坚持走下去的人,不能称之为自信,那样的行为叫“固执”。如果方向都是错的,走得越远,错得越多。
史铁生说,他认识的一个残疾人,进行美术创作,水平不低,却屡遭挫折,但他并没有消除,反而在别人劝慰他的时候,乐观地说“我早把痛苦卖了”。
一句玩笑话,却说出了他的自信。
不在乎外界的看法,因为做的事情是正确的,所以坚定的走下去。这是自信的表现。
就如那句广告词,可能最终不能达到目的地。那又何妨,因为已经经历了通往目的地的过程。
记得曾在一本书上这样一句话。大概意思是说,人生是由很多点组成的,每一个点都值得我们珍惜。但如果我们把人生拉长来看,每一个点又都微不足道。
04
有了自信心,就可以心平气和的在自己选定的路上走着。既不焦虑也不趾高气扬。
除了爱、自我价值和自信心之外,平等也是死神的克星。
史铁生在文章中,讲到一个可以独立做出漂亮大衣柜的双腿残疾的朋友。因为总有人佩服他身残志坚,可以独立完成高难度的工作,而对他另眼相看,可他却想转行的故事。
“歧视”是对残疾人最大的伤害。有些看似好意的举动在残疾人心里就是看不起,就是区别对待。他们最不想要的就是同情,最需要的是公平。
一篇极差的小说,有人同情你是残疾人给发表了。背地里却说:一个残疾人写的,还能要求怎么样呢?
这句话就等同于有人说对“残次品”要求不能太高。看似同情弱者,其实是赤裸裸的歧视。
当史铁生的小说《午餐半小时》被批评的时候,他真想有人好好给他说说,小说为什么不好?存在哪些问题?
一个好心人却说“他们不了解你的情况,他们不应该批评你。”这其实就剥夺了史铁生受批评的权利。
他说“我有写作、发表文章的权利,同样也有被批评的权利。”那些“好心人”其实是对他另眼相看,其实是在歧视他。
对于史铁生而言,与其被区别对待,他更想跟正常人一样享受平等。
只有当残疾人像健康人一样要求自己的时候,外界的歧视才会消失。残疾带给自己的痛苦才会消除。死神才能真真正正的偃旗息鼓。
比如爱情,史铁生就鼓励残疾人勇敢去追求。因为残疾人跟正常人一样也有追求爱情的权利。
即便两个相爱的人,最终因为世俗的原因而分开,那像个正常人一样,喝两杯、大哭一场,最后还得振作起来。不要因为自身残疾而降低标准,别把爱情变成凑合。
史铁生就是秉持这样的观点,最终和陈希米结为夫妻。
05
史铁生写完死神的四大克星。他还告诉我们一个残酷的现实,别以为死神关顾你一次就会彻底远离。
那可不一定,有时候它又会在你不经意间窜出来,想要拽着你走。
这时,死神的克星便会轮番上场,以车轮之战将死神逼进绝境,让死神无处藏身。
他还认为,四颗死神克星中,最最重要的是爱。
爱足以对抗所有的痛苦。一个人活着,就应该发挥自己的力量,为爱增光,让爱永存。
世上坎坎坷坷,如果我们的人生道路一路平坦,是不是就会舒服、舒心很多呢?史铁生在《好运设计》中天马行空地设计了各种好得不得了的人生。让我们一起期待明天的共读,看看心想事成是不是我们期待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