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颗葡萄

跟女儿一起去逛超市,一串成了阳光葡萄绿躺在一个个小盒子里边,饱满圆润,色泽诱人,忍不住伸手品尝了一颗

鱼儿紧随其后也丢了一颗,尝了一下,儿女儿在品尝到味道之后,又径直揪走了一颗,葡萄的香甜在舌尖蔓延,正在享受着美味时

旁边店员的呵斥声随即而至,女儿立刻感觉到很尴尬,怯生生地走到我跟前

“你不也吃了吗?”听着这样的问责声,我没有作声

走过了一段,我对女儿说。

“是不是跟阿姨训斥你了?有点难过,现在想着为什么不训斥妈妈?”

一听我这样说,非常难过的流下的眼泪。

“超市里边的用品本来平常一颗就可以了,而你品尝了两颗,如果每个人都这样子,你尝一颗我尝一口,那超市是不是就没有商品了?所以阿姨批评我们是对的,我们以后都得学着改正”

女儿默默的点点头。

我的随机应变能力永远跟不上,结束之后仍然觉得行为和语言处理均欠妥。于是昨天该跟女儿再具体的沟通一下。

预想如下:

1.  再次回顾事件:“宝贝,还记得今天在超市关于葡萄的事情吗?妈妈/爸爸想再跟你好好聊聊。”

2.  强调规则和原因:

“在超市、商店里,所有摆在货架上的东西,在我们付钱之前,它们都是商店的财产。我们不能随便打开包装,也不能随便拿来吃。”

  解释后果:“如果每个人都这样做,超市就会亏本,可能就开不下去了,我们以后就没地方买东西了。而且,没洗过的水果可能有细菌,直接吃也可能不卫生。”

3.  讨论“试吃”的区别:

  “有时候超市会有专门的‘试吃’活动,阿姨会把一点点食物放在小杯子里给大家尝。这种是超市允许的、准备好的、安全的,我们可以尝。但像葡萄这种整串挂着的,没有明确说可以试吃的,就绝对不行。”

4.  聚焦在“一起改正”:

    再次自我批评:“妈妈/爸爸今天没忍住尝了一颗,是非常不好的习惯,是‘贪小便宜’的想法作怪。这是一个坏习惯,妈妈要坚决改掉它!”

  邀请女儿监督:“你愿意帮助妈妈/爸爸一起改掉这个坏习惯吗?以后我们去超市,如果我们看到想吃的东西,一定要互相提醒:‘这个还没付钱,不能吃!’ 等付完钱出了超市门再吃,好吗?你监督我,我也监督你,我们一起做守规矩、讲文明的好顾客!”(把“改正”变成共同的、积极的目标)

5.  肯定女儿指出的行为(非常重要): “今天在超市,你看到妈妈在嚼东西,你问‘你嘴里在动啥’,说明你观察得很仔细,而且很诚实、很勇敢地指出了问题。这一点做得非常棒!妈妈希望以后如果我们有哪里做得不对,你都能这样勇敢地提醒我们。”(强化她明辨是非的能力和诚实勇敢的品质,而不是让她觉得指出父母错误会带来负面结果)

6.  讨论下次如何避免:

“下次去超市,如果特别想吃某样水果,我们可以怎么做?”

引导孩子想解决方案:比如“先放进购物车,忍一忍,付完钱马上打开吃?”或者“告诉妈妈/爸爸很想吃,我们加快速度先去付钱?” 把她的注意力引导到“如何正确获得”上。

明确规则:“总之,规则就是:没付钱,绝对不入口!”

孩子犯错时,正是他们最需要看见何为担当的时刻;我们认错时,恰恰在教他们如何面对不完美的勇气。今天的尴尬终会过去,但你们共同面对错误、一起建立规则的经历,会成为女儿心中关于诚实与责任的宝贵一课。相信通过这次坦诚的沟通和你们共同的努力,不仅改正了这个小陋习,更会让你们之间的信任和理解加深一层。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