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一层厚厚的帘布,岁月在尘封中逐渐显露出了大概的模样,轻轻地吹去灰尘,我想找寻青春里的一些人和事。
2004年的春天,遇见。分班后,“熊孩子”群里波波还没和我门在一个寝室,记忆里,对他的第一印象是瘦,眼镜挂在脸上显得特别大,眼睛很有神采,单纯、聪明又睿智。他的成绩也一直很好,我一直不明白,当初高考失利他为什么没有选择复读,而是选择了南方的一个普通的大学,劝过他,他没说,可能每个孩子都有一个远离家乡的梦吧,但如果复读的话……
他的眼镜厚是有道理的,他喜欢看小说,周围的人里他看得最早,也最多。记得那时候他还在追一本杂志,里面连载一部小说名字大概是《昆仑》,高中毕业时还有同学送了他这本小说,又在扉页上寄语,记不清寄语内容,但一定是祝福以后更加美好吧,就和现在大家对他的祝福一样。这本杂志的名字早就忘记了,但说起另一本被奉为“题篇”的《茶余饭后》,那可是我们分篇传阅的经典,青春的启蒙,我想波波也是看了的吧,因为《金鳞岂是池中物》《风云大陆》还是他推荐的呢。
寝室熬夜打扑克,课件休息和海亮聊天自夸,“昨晚睡那么晚,我怎么没困呢”,被班主任听见严肃批评了一顿,每次见面都被我们拿出这段故事开他玩笑。
2006年夏天,分别。 毕业时候,我家办升学宴,要好的几个同学来家里,父亲买的肘子可能变质了,第二天一早,同学们都闹了肚子,波波急得跳出大门去找厕所,想起来,我好像笑得不行,还从没和他说过对不起呢。波波家的升学宴上,听说那时候他们喝了好几筐的啤酒,喝多了,很开心、很疯狂。我大学开学早,没参加上,长大了,这样的疯狂再也没有了,也没有这样的机会了。
高中,像夏天一样热烈奔放,热得肆无忌惮,张扬而又无忧无虑。但就好像结束在那样的疯狂后,我们各奔东西,各自在大学里酝酿着成长,而成长往往伴随着失去。
2007年夏天,重逢。他胖了,像被突然吹起来的气球,从没想过他会胖,因为高中时候他不爱吃肉,韭菜是他的最爱。他也没想到会是以这样的方式胖起来吧,他没想到的事还有很多。那个暑假,他和他的父亲遭遇了车祸,他没有了父亲,没了半颗牙,多了一身激素肉。那时候又问过,为什么当初不选择复读再上一个好的大学,他笑着说都一样,没有一点遗憾和失落,平静而又坦然。
2010年秋天,相聚。 毕业后他进了县里的信用社,结了婚,在我们羡慕的目光中娶了个90后的老婆,婚后两个人很幸福、很恩爱,在县里爽两口子张罗我们聚了一次,也就聚那一次。我在他俩租来的房子住了一晚,房子很破旧,却被他们俩拾掇得很温馨,听他媳妇讲他俩为了谁刷碗打了两个多小时扑克的恩爱故事,觉着波波还是高中那个孩子样的男孩。
但波波也为人夫,为人父了啊,他媳妇和我说“你们不知道吧,波波还有另一面呢。”在我们面前他一直是那个单纯而又聪明的阳光男孩,而在他爱人眼里,他是一个温柔、体贴、善良、顾家的好丈夫,他做得一手好菜,也早早地开始了养生,但一直没变的是看小说这个习惯。说这话的时候,她的眼里含着浓烈的充满爱意的泪花,嘴角不禁露出幸福的笑。
后来,他考上了他们镇里的公务员,安逸且知足。偶尔来县里办事,我们还能小聚一下。有一天他推开我办公室的门,第一眼差点没认出来是他,他瘦了,沧桑得真的成了一个有模有样的乡镇干部,开口一笑立马现原形,在我们面前,他是一点都装不了大人的。他还没在我结婚后的家里住过呢,那次本来说好的约他们几个一起在我家看足球比赛,我是连越位都不懂的伪球迷啊,看不一会就睡着了,然后,他们都被小强截胡领回家里了。现在有酒、有球赛,我不会再困了,也没有这样的机会了。
2023年夏,永别。你没想到你会连一句告别的话都来不及说,就永远的离开了。出事的前几天“熊孩子”群里你还为一只青蛙说着天真烂漫的话,4月份的时候你还说过些日子抽空要找我们聚聚。我还一直庆幸我们兄弟几个都很健康……
我们终将会老去,而波波永远都是一个阳光的男孩。
兄弟,明天我们聚聚吧,别忘了给波波留个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