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有一个同学,是在三十多岁的时候,在异乡孤独打拼时,才知道有这么一个幼时的同学。重新认识后,因为我们离得跟近,不忙的时候几乎都是一起去买菜,我都是早上去,而她是下午才有时间,很多时间为了打发时间,都会陪她一起上街。
这个同学有个特点,她说话时,觉得是重要的话,就会用手打一下你,她手又特别重,每次都打得我感觉很痛。比如她说到:“该是哈!XX!”就打你一下。话又特别多,从开始说话,就停不下来,直到嘴角有泡沫。印象最深的一次,她酒店里的客人卖刀的,说是很好,因为住在她的酒店,可以比市场价便宜点买到,结果说好是三把刀的,却给我两把,过了几天又说补给我,问我:“那个刀还有一把切片的,你要不要,要的话我叫人家给你?”摆明了是自己拿了,却这样说。我虽然不聪明,但也不是傻,这样的人最好还是不要再来往了。
2 我有个嫂子,是个心直口快的人,其实坏心眼没有,可是每次说话都让人不舒服。总觉得是胜气凌人的,遇到不顺她心的事情,她总会说:“看我让我侄儿不让你在这里混了!”然后就是说她侄儿是如何厉害,在社会上又是怎么混得好。记得那年,她儿生病了,一家人要回老家,生意就转给我做。当时我在广东打工,辞了工回来做她的店,结果两年后她说要把店收回去,当时把娘家婆家的父母急得不得了,都上门去求她,而她和大哥都是一副没得商量的态度。大哥也学着她的语气:“认什么认,亲戚兄妹都不认。她要是继续做,以后有什么事可别找我!”当时她侄子在那个城市发展得很好。结果店没让给她,出了三万块的转让费。现在也少有走动。
3 我婆婆,是个六十多的人,我女儿从小就是她带大的,现在女儿长得和她奶奶一样,身材和长相都是。每年春节回家,家里的一切都弄得好好的,自己一点都不用操心,回家还是像小孩的待遇,:“你们今天要吃什么菜,早上吃什么?我好做。”我一般都会说:“有什么就吃什么,不用特意去买。”老公回家就像回到了小孩时代,要吃这样那样的,每次回家都会长十斤。对孙子们也是百般将就,可以说得上是有求必应,只要是她能买回家的。她可以为了孙子专门跑一趟县城,幸好我家离城里不远,平时只要5元的车费。
在正月里,本来菜就很多,偶尔有亲戚来家里,也会有剩菜,可是她每天仍然问女儿:“妹妹,你今天要吃什么,我给你做。”而小孩就会说要吃什么,什么的,结果饭桌上又会多一两道菜。我这个婆婆在我的眼里都没有60后的节俭,不管买什么东西,经过她的手,都会买很多回来。她也是经过艰苦岁月的人,现在虽然说生活好了,也应该节省点才好。
4 在异乡认识了一个彝族人,她是通过朋友的朋友认识的,交往不深,偶尔见了也是打个点头之交,有一天来找我,似乎有讲不完的话。原来她是推销产品来的,说是什么足底按摩鞋,一双普通的运动鞋加一双塑胶有按摩穴位的鞋垫,498。就听她一个人在那讲,而她不需要别人的配合仍然说得很起劲。之后又不知道讲了好久,也到了做晚饭的时间了,她才走了。从此后,每次在朋友的聚会上碰面,她都会滔滔不绝地讲她的产品,都没人理会她,而她似乎约上我了,每次都坐在我身边讲,搞得我很不舒服,介于朋友的面,又不好得罪她,真是很烦呀!
过春节把作业都忘记了,现在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