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常年和文字打交道的人来说,大脑似乎对文字格外敏感,忽然想聊聊阅读这件事。
新闻、小说、随记、论事、乃至微博微信的只字片语……周遭始终不缺乏等待被阅读的文字,而这些出自不同人之手的文字,有极大可能是不值得吸收的,平添过多的噪音,反倒容易影响判断。
写过文章的人(无论是记者、编辑还是业余爱写小说、或爱讨论时事的人),多少会经历一段练手时期,目标是“准确写出心中所想”,然而初始提笔,“能写出的越偏离原意”,于是,抒情变得虚假,真情被夸大(或掩盖),事实不那么令人信服,文章的走向前后矛盾。一旦掌握了某些书写的技能,慢慢会感觉到,词汇有各自的情感,组织在一起的句子、段落会有某种导向,最终成型的东西,既有作者的如实观念,又可能带来不受作者影响的其他“输出”。
这种“输出”结果对阅读的人产生了干扰,没有习惯琢磨的人很容易被牵引,绕进文章思路,被感染着,全盘吸收对另一群人来说完全不准确的观念,极是危险。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在极其欣赏某个人的文,或觉得某个人说的完全正确之时,跳出来分析,看看反对者的不同意见。随时持有怀疑和驳倒之辞,比完全信服他人,要有收获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