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的荔枝》是马伯庸先生的历史短小说,其中扎实的文字功底、对历史的考究以及贴近现实的人文关怀令我汗颜不已。
文章短小精悍,在整本书中描述了古代一个官场小社畜李善德为从岭南运送鲜荔枝到长安的费尽心思以及在官场上夹缝生存的故事,反映了古代官场各方利益的复杂博弈的同时,更加洞察了人性。很多时候,小人物往往不知道在这盘大棋中扮演什么角色,但是为了生存和生活,小人物只有放开手来殊死一搏,苦苦挣扎才有可能活下来。
在普通老百姓眼里,尽管只是九品芝麻官的李善德已经是处于社会中上层,但是每一个阶层的人上面都有更上一层。当最上层的人命令你一定要办妥这事,处于弱势地位的人是没有任何反抗的权利的。就如李善德在安排协调关于荔枝运输的问题,在他没有拿到杨国公的银牌时,他按照规矩办事,一整天在各个部门跑来跑去,不仅是没办成,还累得半死。最后还抵不过杨国公一块银牌,一块不在任何官牍里的牌子。通过这块银牌,李善德才能“狐假虎威”,让每个部门乖乖来听话,服从安排,最后还能让各个部门自费干活。这多讽刺呀。
“流程是弱者才需要遵循的规矩”。确实,现实生活里有不少“李善德”,作为社会底层的我们,除了遵守规则,又能做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