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疫情的积压下,沉寂许久的演唱会市场出现了报复性反弹。周杰伦开了四场演唱会,实现海口旅游收入9.76亿元,不难看出演唱会为当地带来巨大的经济收益与发展活力。然而一场本应是粉丝与偶像邂逅的盛宴,却成了“黄牛”的狂欢:在“黄牛”手里,周杰伦演唱会900元的看台连座票涨至6000元,2000元的内场连座票涨至20000元,如今二手票务平台上,周杰伦“天津站”演唱会内场连座票已涨至150000元......
不禁想问:倒票“黄牛”为何屡禁不绝?二级市场票源来自何处?票务市场秩序如何规范?“黄牛”何时不牛?
客观上,“黄牛”的出现是必然的,演唱会市场初期倒买倒卖的行为发生于粉丝之间,大多由于行程问题导致的门票转卖,终于部分粉丝的“狂热”让有些人看到巨大的利润空间,“黄牛”应运而生。原本这只是一场你情我愿的交易,但随着“黄牛”大肆炒作票价,市场供需关系彻底被破坏,价值规律大幅波动,消费市场秩序已然混乱,消费模式亟待恢复。
事实上,“黄牛”抢票快、准、狠,票源无乎以下几种:软件技术,主要通过打码软件等方式,直接跳过中间页面实现抢票,甚至一台电脑、一个手机可用时运行多组抢票任务,执行速度远超普通大众;广撒渔网,如今“黄牛”多为团伙,运用海量人员、机器的方式提高抢票概率。那么,如何让“黄牛”不“牛”?首先应把握好“度”,过度“一刀切”政策在堵住票务后门的同时,可能会涉嫌霸王条款,剥夺消费者解除合同退票的权利,在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前提下,可以从以下两点出发:
一、执法从严。完善法治体系,多部门合力开展专项整治和联合执法行动。根据《演出票务服务与技术规范》,加强规范一手乃至二手票务平台,核验演出资质和审批文件,抓捕非法倒票扰序人员。
二、治理创新。运用数字技术,如杭州亚运会官网即将应用区块链技术,实现所有门票上链;汲取经验,部分演唱会采取“强实名制”,要求“人、证、照”合一,部分场次尝试“限时退票”“票务电子化”“仅允许转赠一次”等模式,在这些新模式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创新,积极探索科学合理整治手段。只有监管部门、行业平台、全民同心发力,共同抵御,“黄牛”必定不“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