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如果背后没有丰盛的心灵,阅读、写作与世间的流水线制造产品并没有什么区别吧。进而言之,世间任何的技艺,想要达到大师般的顺畅从容需要的不仅仅是千锤百炼的手法与经验,还有隐藏在作品、技巧背后丰盛的心灵吧。
在网上,在现实,常会看到热爱文字的成人与孩童。他们阅读着经典、磨练着技艺,以写文为乐,安静而又淡泊。这是极好的。文能润心,天天眼见着嘉美良善的文字,哪怕再愚钝心胸亦能开阔,何况是以文为好,安静少争的良人们呢?
也许真的是文成以心之所至吧。拥有着什么样的心灵便会成就什么样的文章。像“不点不是中国人、是人都得转”之类的文字,其背后是一颗焦躁而急欲获取注意力的心,像“中国最著名的xx竟然是ta”之类的设疑标题,其背后是一颗希望人点击进入的人。
一篇文章与流水线上僵硬刻板的产品有什么不同呢?如果人仅仅只是注重字词的堆砌、常用的文法套路,其背后没有一颗丰盛的心灵,又如何能打动人心呢?
像浊这般拙劣的心是不可取的,搜肠刮肚堆砌辞藻,以繁杂为荣,进而以文邀宠,心怀忿忿,总以为自己很强,嫉妒他人写的好的,又有何意义呢?
一切文成源于心地。君子歌乐管弦,随意三五成行便可为诗、为歌。如此自由而从容的挥洒,其背后是同样恬淡而不媚的心灵。这才是真正的以文自娱呀。
可能如果背后没有丰盛的心灵,阅读、写作与世间的流水线制造产品并没有什么区别吧。进而言之,世间任何的技艺,想要达到大师般的顺畅从容需要的不仅仅是千锤百炼的手法与经验,还有隐藏在作品、技巧背后丰盛的心灵吧。
就像是雕龙画凤,种种细节羽爪再精致细腻,若是没有点睛的一笔也是死物而少神韵。技巧是羽爪,心灵是点睛呐。
可叹我羽爪不全,点睛无有,一生庸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