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人世界里,我们经常乐此不疲地玩一个叫做“你选谁的游戏”:
“你妈和我同时掉进水里,你选择救谁?”
不仅如此,很多人还会以此作为撩小孩的乐趣,
“你更喜欢爸爸还是更喜欢妈妈?”
“你妈更喜欢你,还是更喜欢你弟弟?”
每每看到对方陷入囧态,做出无论如何不可能正确的回答,便似乎达到目的,心满意足地哈哈大笑起来。
这不,前两天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四中又玩了一次这种把戏:
“只有一份礼物,要么给爸爸,要么给自己,你选择哪一份?”
面对这样的拷问,围观的是监控室里的爸爸们和全国电视机前的观众。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几个小朋友的选择上,果然,大部分小朋友都没有让围观群众失望,选择了给爸爸的礼物,放弃自己的礼物。其中,只有一个四岁的小女孩阿拉蕾在主持人几次三番的暗示之下,仍然果断坚持选择自己喜欢的芭比娃娃。监控室里的爸爸们开始安慰起阿拉蕾的爸爸,电视节目的网络评论栏里开始持续出现“对阿拉蕾的表现失望”的字句。那一刻的情形,真的很像所有人都在看着足球射手将球踢进对手的球门,而阿拉蕾的选择显然是“踢偏了”,不符合围观群众的期望,所以,许多人失望了。
一个四岁的孩子,显然还不懂得整个社会对她的道德期望高到何等程度。“因为你没有放弃自己喜欢的东西”所以“你说的爱都是不可信的”,这样的延伸判断也很快在人群中蔓延。不懂得社会价值观的孩子发自内心的行为其实只是一面清澈的镜子,它照出的是成年人内心的焦虑和不安全感。阿拉蕾的爸爸回答得特别好:阿拉蕾能够选择她自己喜欢的,我也很高兴。他清楚地知道孩子对他的感情,所以不会依凭这种假设的选择来满足自己的内心。满足自己和满足我们所爱的人,究竟哪个更重要?我想这种问题在当今世界的文化中,只有东方文化传统的国家特别要求牺牲自我来满足他人的价值取向。而事实上,我们都懂得,人必须先悦己,让自己得到满足,才会有更健康的心态来爱别人。
“Don't judge” (不要评价我)的价值观在当今社会中已经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同。为何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越来越与父母疏离?恐怕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很多父母时时刻刻都在以审视的目光评价孩子的行为,而那些能够真心与孩子平等相处的父母则在这个过程中始终不评判,让孩子能够听从自己的内心做出选择。这是一个让绝大多数中国家长真心为难的价值观,这违反了他们的控制欲和占有欲,也时时刻刻考验着他们的安全感。
而此刻,我担心的,是那个著名的“观察者效应”的实验,小阿拉蕾们生活在充斥着带着“道德判断”眼镜的观察者的世界中,一旦她们开始理解这个世界,她们还能否如今天这般坚持自我,不受“观察者们”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