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和⾏动相⽐,语⾔是脆弱的?
行动才能代表我们的价值观,而非语言。
在生活中我们很多时候,都会有言行不一致。说好每天早上六点起床跑步,然而每次睡到快迟到了,才猛然从床上跳起来。
许诺自己每天读书一个小时,却把书摊在桌子上,不知不觉在哪里玩起手机。
笑来老师提出人至践则无敌,也是表述了在行动中不断进步。在不确定性中获得收益,而不是在哪里用语言喊着口号,我要怎么怎么样。
为什么寄托于他⼈的认可是⾮常脆弱的?
依赖于外部的认可有损健康。人们在给予认可时是残忍和不公平的
我们被快乐都建立在对外求,不管是求名求利求关系,只要是,其实本质上来讲都是具有脆弱性的,相当于你把刀的刀柄交给了别人。如果是求利的话,其实还算是有一种所谓的联盟关系,然后是有一种客观的指标。但是如果求认可的话,这是见仁见智的,你是很难控制别人对你的认可还是不认可。所以被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认可,实际就是一种极其的脆弱的选择。
所以我们最好跳出这种游戏。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一个内生性的方面上,在别人的态度面前保持强韧性。
为什么你要真正的赢,⽽不是赢得辩论?
赢是结果,是最后的胜利。它是对我们所付出的努力的一种回报。
辩论,指语言舆论或心理上的交锋,交锋的结果,并不会影响事情的本质,但却会影响交锋双方的行为。赢得辩论,只是在语言上、精神上,获得了一时的满足感,并不能改变事情的本来的面目。比如,我们教育孩子,不是在跟孩子的一次次交锋中赢得语言上的胜利,而是要围绕我们真正的想要的结果,一次一次的沟通与疏通,这里没有输赢。
做一个尊重别人的人,你会倾听他的回答和观点,然后阐述自己的想法,再深入交流大家的想法和做法“为什么不一样”。
做一个躬身入局,务实的人,你会闭上嘴,迈开腿,不去理会这样无用的争论。因为你知道,只有将全部的精力投入,你才可能赢,才有赢的可能。
对你的启发是什么?
【不喊口号,先践行】想完成某项目标的时候,不是在哪里喊着我要怎们怎么样,首要职责是要先行动起来,在行动过程中一点点就修正。真正做到人至践则无敌
【寻求内生性,不是别人认可】跳出别人的认可怪圈,通过一个小小仪式来逃离这种模式。一个人所受的尊重是与他为了自己的理念而承担的风险成正比的。
【保持好奇心,坚持阅读】好奇心是具有反脆弱性的,就像上瘾症一样,你越是满足它,这种感觉就越强烈———书籍有一种神秘的传播使命和能力。
印象深刻的⼀句话是哪句话?
无所事事的人总是无法驾驭内心的不满和好奇,从而成为它们的努力。
建立在自以为理解了事件发生概率的错觉之上的系统注定要崩溃。
目前来说,博学更重要,等到年老时,博学就会成为智慧。如果你不需要的话,多余的财富,无异于沉重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