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上又传来孩子的哭声和家长的打骂声,因为孩子又当了“破坏大王”,地上的盘子,墙上的涂鸦无一不表明孩子的“杰作”,也难免家长生气了,每个小孩子都有当破坏大王的天分,也都有这种时候,但其实很多时候这只是孩子们对未知世界的一种探索方式。
有很多家长对孩子过于宠溺,总觉得孩子还小,什么都不懂,朋友W家儿子就是如此,每次她刚收拾好的屋子转身就被孩子弄的一团糟,不止一次的说过,但是家里的婆婆总是惯着孙子,自己是打也打不得,骂也骂不得,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久而久之,孩子竟然越来越无法无天,她的生活就是每天和孩子在矛盾中...
那么孩子经常搞破坏,究竟是出于什么原因呢?
很多家长都乐于给孩子贴标签,这个孩子就是皮的,那个孩子就是喜欢破坏。事实上,这个世界上,真的没有哪个孩子天生就是“破坏大王”的。“有些孩子就是喜欢搞破坏,喜欢扔东西。”
孩子只想引起你的关注
当孩子处于安静状态时,家长经常不会过多关注;而当孩子表现顽皮时,却立马会引起父母的注意。很多时候,孩子只是想引起大人的注意,比如孩子有时候可能看到大人在做什么事情,处于好奇心或者处于想要和大人一起做的目的,想要帮一下大人,但是大人要么忽略,要么就直接说“边儿去玩去,别打扰我”可能大人一时随便说的话,就让孩子放在心上了,一个不注意,孩子就又打碎了哪里的花瓶或者推翻了哪里的东西。
孩子只是好奇心的驱使(孩子的探索欲)
好奇心是幼儿心理的主要特征之一,孩子有着强烈的探究心理总是想着摸一摸看一看闻一闻尝一尝。有很多孩子喜欢差些玩具,遥控器电器开关,钟表,宝宝之所以这样做,是想弄清楚里面到底有什么,其实这是一种探索的表现。
孩子处于特殊年龄阶段,面对未知的世界他总想通过自己的双手去感知它、触摸它,并体会其中的奥秘。然而很多家长在看到孩子搞破坏时,总会怒火中烧,并不由分手的打骂孩子。殊不知,这很有可能是孩子拥有探索欲的表现。
当然,在孩子的认知空间里,他并不认为这样做是在“搞破坏”,相反,他却认为这是一种“解码”世界的过程。面对这种情况,家长应细心、耐心的疏导孩子并让他理解探索和搞破坏之间的具体区别。
孩子喜欢模仿他人
孩子天生爱模仿,处于这个时期的孩子,多半喜欢模仿别人,并通过模仿来满足自身的特殊喜好。觉得别人能做的事情我也可以做。有的孩子在家会模仿妈妈洗衣服,结果弄得满屋都是水,洗衣液也全都(部)洒完。这样的行为其实算不上“坏”,只是当下造成了不好的结果,让父母很生气,认为他是在“搞破坏”。因此,当他从电视或者其他电子产品中看到类似的场景时,他便想大胆的实验一番,如把家里搞得一团糟。
孩子不听话,怎么办?
可控范围内内,给他们“调皮”的时间与空间
当孩子行为表现很调皮的时候,家长适当的给予孩子活动的空间更加能够让孩子的能力得到发展和锻炼。注意尺度的把握,在可控的范围内孩子适当的调皮可以被家长们所允许。
耐心的与孩子进行沟通
破坏欲是孩子心智成长的证明,不必大惊小怪。父母保持耐心的和孩子进行沟通,不被孩子的情绪所带动,而是以自己的状态来影响孩子。冷静理智有耐心的对待孩子的行为表达,发现孩子的内心需求,更加有助于找到适合的引导方法。
帮助孩子建立行为边界感
破坏有时候是一种情绪,你需要细心观察宝贝的内心愿望。家长对孩子的某些调皮行为,可以通过规则意识的培养来帮助孩子建立行为界限感。这个过程中对设定好的规矩,不要随意的更改和妥协,否则很容易使得孩子的行为表达的得不到改善,进而进入到另一个认知误区。
在妈妈们的眼中不起眼的东西往往是孩子心中的宝贝,所以这样的妈妈们不可直接的制止孩子们的行为,当家长抱怨孩子的调皮表现时,不妨多花些时间来陪伴孩子,找到孩子行为背后的内在驱动力,有针对性的进行启发和引导。最大限度的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对孩子的情感需求及时回应,注重孩子能力的发掘和提升,相信调皮的宝宝得到适当的引导会更聪明,调皮宝宝也能获得更多的表扬。
孩子生下来就是孩子,可我们生下来并不是父母。从备孕到孩子的出生至孩子成长,父母都会遇到很多问题,私信【群聊】加入圈子,你能向育儿专家提问,还可以和其他父母交流,让我们一起来一场父母的自我修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