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一件出席活动的正装。下午,约了事业小成的女友找一件借我应急。这么着,去了女友家。
女友是简单而美丽的女子,幸福又踏实。爱人对她疼爱有加,10岁的女儿Maggie,小荷才露尖尖角的秀挺,美好的不像话。
Maggie算是我从小看大的小姑娘了,小时候活泼又胆大,独立,爱交流,外向,有客人在时,总会主动的跳舞,表演,不会羞于展示自己。
而这一次,Maggie看到我的最初却叫都不叫,抬眼望了我一下,接着拆自己手里的玩具盒子。女友似乎有点尴尬于孩子的“没礼貌”,催促Maggie问候我,Maggie应声而对,不甚情愿。
“你学心理学的,你帮我看看这孩子怎么回事?”女友先是拉我坐下然后高声招呼:“Maggie你过来,阿姨是心理咨询师,你有什么问题快过来问她~”
我还真被她的呼喊吓了一跳,而孩子更是对妈妈的要求完全没有反应。我拉住正要起身去叫孩子的女友,安抚她说:“你别急,其实这个年纪的孩子,还没有形成独立人格,对小孩子的咨询效果不大。我看她挺好呀,是不是你太焦虑了……”
我话音未落,女友已经接过话茬:“对……我是焦虑呀,这孩子特别不爱说话,在外面也不和人说话,上课也不回答问题,我们想尽办法让她外向一点,她还是这样,你说怎么办?”
又是,这样的问题。我已经见过太多类似的情况,家长投入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比如学习文艺,参加比赛演出,作演讲,作小记者,然而,孩子却兴趣寡淡,节节败退。这并非在责备家长的教育方式和理念,也不是怀疑父母对孩子的爱,但出现这些问题,到底原因何在?
由于我与女友本身就存在常规咨询所忌讳的双重关系,也鉴于我对女友冰雪聪慧的了解,我决定放弃缓慢的带领方式,单刀直入进行了面质“你有没有想过,如果Maggie的内向就是她的性格呢?并没有人规定外向才是一个好性格吧?”
“哎,是呀……我也是这么觉得,可是……”果然是我冰雪聪慧的女友,她意识到什么似的,不好意思的笑了,接下来的话淋漓尽致的倒出了她的焦虑:“可是你不觉得么,现在就是个外向的人能出人头地的社会,我们工作的时候也是,她内向,不懂表达自己,可能就争取不到好的机会……不仅学校老师不喜欢,以后工作,也受影响呀!哎……我有时觉得这孩子随我,我就不太敢说,别提了……”
原来,女友的工作能力一直不错,英文也好,已经是公司的中层领导。最近,集团要在她的领域选择一个大区经理,她是其中一个最受期待的人选,同时,有个算得上强劲的竞争对手。据她说,看到竞争者咄咄逼人的干练劲儿,她就怂了。在对她们几个备选者的集中培训中,有个可以自我显示的机会,可以说是关键时刻,她,放弃了。
“当时我就想到Maggie啦……我就觉得,这孩子随我了吧,我也不敢表现自己……”女友双手环膝,眨着漂亮的大眼睛问我。
“你这样,叫投射。你呢,觉得你就有不善表达的……恩,短板吧,现在又觉得这个短板影响了你提升。你先焦虑了,这个焦虑需要处理,你又没意识到妥善的处理方式,直接把你因为内向影响前途的事和Maggie的内向链接起来了,进而把你对这件事的焦虑转化成了对Maggie性格及未来的焦虑。因为你是如此,你觉得你女儿也如此。”我比了个投掷的手势,一连串的说下来,虽然不规范,但我觉得她能懂:“你明白我的意思么,你要分清什么是你的问题,什么是Maggie的问题。工作焦虑是你要处理的。你担心的Maggie内向影响工作这件事,没有意外的情况下,未来十年都不会发生,她不需要处理你这份焦虑,明白?而Maggie的未来十年,很多东西会发生改变,就比如内向。”
“恩……”女友看看我,沉默了一下说:“可是……其实我觉得我也不想要那个位置……你知道么,这个职位,除了好听和涨几百块钱,对我没别的吸引力。看起来不错……其实……你懂的,好多东西都不落地,压力还巨大……”她撇了撇嘴,接着说:“虽然我现在的工作也半死不活的,但是这钱和压力还匹配,那个……就算选我,我也不想干,钱少压力大,干砸了没路退只能走人……也不值。”她又看看我,领悟到什么似的笑了,我也笑了,说:“你看,你没去主动表现自己,也不全是因为内向,很多事都不是单一原因,理一下你就看出来了,你没有去显示自己,不只因为“怂”,起码,还因为这个差事诱惑不够,让你没有足够的心理动力去争取。”
女友释然又自嘲的笑了,说:“是呀,我现在的确是不想承担压力了哈哈。”
“那就更别把Maggie往你这事上联系。对内向焦虑是你的,不是Maggie的。”我顿了一下,又接着说:“还有就是不要攻击自己,当你在考虑内向是你的缺点,因为你内向所以Maggie也内向时,这种自责是你对自己的攻击,过多的自责也是自虐。”
“哎对对对,哎呀,我就是这样,我写字不好看,我就对Maggie的字要求很严,她写不好我就自责,她爸爸也说我,不应该把自己达不到的强加孩子,孩子达不到就自责,回头再把自己挤落出病来,可是,我又懒的自己把字练好看,你说怎么办?”
我笑了,大多都是如此这般的循环。没有孩子时,我们习惯了自己还是孩子,当孩子出生,我们瞬间成了父母。面对可能一生唯一的孩子,我们自然的,希望她们能比我们优秀,也渴望来自孩子的仰视和尊重。于是瞬间长大的我们无意识的分裂,成为父母和孩子两个角色。我们看重责任与爱这些好父母的特质,却无法容忍自己时而的懒惰,无聊,姑息,和孩子气……然而,我们又无力改变,怎么办,只好打个包,扔给孩子。在孩子身上,我们无意识的投射了我们无法接受的部分自我,那时停留在我们内心没有成长的部分。对此我们不敢面对又懒于改变时,柔弱的孩子,变成为我们安放这个负性自我的载体,我们把我们的惧怕与焦虑打包投递给孩子,就可以安心做权威而清白的父母,这本身,就是对孩子极大的不公平。
人生本来就是有冗余度的,成年人也不可能时时紧绷,我们怎么能要求孩子有不留白的,在可以完成自我的同时又满足父辈纠错需要的人生?
这里,并非是指责我的朋友,而是我们无论何种状态,都似乎无法逃开对至亲某个程度的“非爱性掠夺”。那我们怎么办呢?
答案无疑是成长,成年人的遗憾要自己补救。意识到自己的缺点,遗憾,从自己入手做提升。孩子无需承担修正父母遗憾的责任,不要再投射焦虑给孩子。毕竟,他的未来是你达不到的远方,他未来的焦虑,你无法前瞻和估量,而你当下的言行态度,才是孩子的榜样。管理好自己,是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头等重要的。
再来说说孩子,本来小时候没有社交问题的孩子,为什么大了却不爱说话,不爱举手,不愿意回答问题了?在我和母女俩相处的两小时,Maggie时不时显示了对妈妈管理的反叛和不合作,那么,这反叛的根源出自何处呢?讨论这个问题,只能再往深处走一走。
在心理学里,还存在潜意识,无意识的意识形态。从女友与Maggie的互动中,母亲的焦虑很明显,母亲把自己不能接受的点打包扔给孩子(投射)属于无意识。Maggie在日常生活中出现的胆小和退缩,某种角度,来自年幼的Maggie深刻的体会了来自母亲的焦虑,焦虑的指向是对其未来的担忧,孩子越体会到妈妈真实的情绪体验,就会向妈妈的真实情绪倾向忠诚。是的,忠于父母,这是子女的天性,我们可以把这个现象,称之为“随”——很好的字,随意而不着痕迹的跟从。这就是我们潜意识的运作方式。不乏有这样的情况不是嘛,越是“用力”望子成龙的家长,孩子的表现越不尽如人意。这一切都诡异的隐藏在无意识的洪流里,父母紧张的情绪,总能呼唤出孩子的恐惧,就像一个战斗力强的军队被活捉了主帅后多半溃不成军是一个道理。父母的状态直接影响人格和意识尚高度依附父母的孩子。
情绪是掩不住的,孩子潜意识追随了父母,父母越焦虑孩子越追随焦虑背后的退缩和恐惧。就像Maggie,无论被鼓励上课主动举手或是被要求字迹工整,孩子都能感受到母亲对她未来的忧心而出现附和的退缩。而当女友在焦虑的情绪下要求Maggie克服恐惧,然后呢,会出现什么情况,对Maggie的潜意识来说出现了无法处理的情况,即,她追随的母亲要求她做出背叛。于是,陷入无所适从的Maggie开始愤怒,深深的内心冲突通过叛逆与顶撞外显出来。
当然,这只是一个相对深入分析,实际情况也并没有如此的沉重。
从这点来看,家长的高度自我管理和自我成长才是真正缓解这种焦虑和亲子关系的法宝,无论如何,父母都应该是孩子的心灵港湾,如果港湾经常地震,小船只能别无选择的跟随摇摆,这个道理讲到现在,女友也表示认可,父母心灵的定海神针,真的是要靠自身才能练成的。
字写到这,依然觉得自己逻辑混乱。还是想写句可以立意的主旨:那就是并非有那么多不称职的父母,而是,我们每个人,都免不了的要面对如此精妙,复杂,强大又脆弱的心灵。更何况,每个孩子,都是我们倾尽全力去爱与守护的心灵。
听说过好的金石篆刻名家在完成一件作品后总要刻意的留下一处小小败笔称为“击残”,意在呈现作品的朴拙韵味。
如此,
关心则乱本身,
也是一件虽不完美却不失温情的美事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