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文学艺术上的天才与全才,“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至今脍炙人口,“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豪情不减;他是众望所归的士林领袖,才气与品质都能独树一帜的“苏门六君子”始终追随,或荣或损,连欧阳修都赞叹他的才华,表示自己要为其让道,“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他既是世俗与方外的顽童,也是贬谪和流放的达者。
苏轼是中国历史上不可多得的文化巨人,诗词散文、书法绘画,样样精通,造诣深厚,这么空前绝后的一代奇才绝不是一天炼成。他的成就由着后天丰富的经历练就,也与他自身的天赋异禀不可分割。这样一个天才与全才在少年时代就表现出不凡的才气和超脱的气质,那么是什么样的原因,成就了苏轼的不平凡?
一、天资聪颖
六七岁那时的一个冬天,苏轼在私塾跟着老师学诗词,老师先给学生们做示范,老师做了一首《鹭鸶诗》,其中有两句“渔人忽惊起,雪片逐风斜”。天气始变,渔人收网,惊起芦苇地里一片鹭鸶鸟;渐渐雪花漫天,随风飞舞……
一个孩子站了起来,思索片刻,跟老师说,这首诗里的雪花没有根,没有归宿,不好,可以改一改,于是脱口吟出“渔人忽惊起,雪片落蒹葭”。漫天散散落落的雪花静静的漂到了芦苇上,终于有了归宿。这个孩子,就是儿童时期的苏轼。
这是与生俱来幸运,苏轼从小天资聪明,思维敏锐,能捕捉到自然微妙的生机,并懂得将其准确的表现出来。
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程氏读东汉《范滂传》,慨然太息,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程氏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
外有儒者老师,内有文豪父亲,父亲远游,母亲继续教学。才十岁的苏轼,对学过的历史事件、人物,即能“语其要”,识忠义,辨是非。
二、从小气质不同凡响
苏轼被贬黄州时,苏辙来看望哥哥。当时的黄州没有什么著名的风景,于是俩人去了不远的西山。苏辙想起了小时候跟着哥哥游山的场景:
“从子瞻游,有山可登,有水可浮,子瞻未始不褰裳先之。至其翩然独往,逍遥泉石之上,撷林卉,拾涧实,酌水而饮之,见者以为仙也。”
苏辙回忆:苏轼是个爱山爱水的人,看到峻峰必登,看到秀水则游,有时候由于条件限制,没有办法爬上远山,那么苏轼回去必定来回叹息,失落好几天。
有时候我们看苏轼的文章,一种仙仙飘逸,袅袅淡然的气质就跃然纸上了。苏轼小时候就热爱自然,欣赏自然所散发的所有美好,被巍峨的高山、幽静的河谷、秀美的木林和潺潺的流水深深吸引,在这样的氛围里默默被熏陶着,飘逸、洒脱、豪迈、不凡……
三、勇于质疑
苏轼自为童子时,士有传石介《庆历圣德诗》至蜀中者,轼历举诗中所言韩、富、杜、范诸贤以问其师。师怪而语之,则曰:“正欲识是诸人耳。”
苏轼小学的时候,正好是宋仁宗庆历年间,欧阳修参与了范仲淹主持的“庆历新政”,这期间出了很多在当时乃至历史上有名的人物,像范仲淹、欧阳修、韩琦、富弼等。当时变法改革派里有一个很重要的人物,叫石介。石介当时为了歌颂这些为江山社稷出功出力的人,宣扬变法改革,专门写了一首诗——《庆历圣德诗》,在当时广为流传。
一天,私塾里的老师们也竞相传颂,赞叹不已。苏轼也感到好奇,问老师诗里写的是些什么人,老师只当是小孩子一时随口,就没有告诉,只说跟小苏轼没关系。苏轼反问老师:
“此天人也耶,则不敢知,若亦人耳,何为其不可?”
即使被老师抢白,仍然保持自己鲜明坚决的态度。而这时的苏轼通过《庆历圣德诗》和老师的介绍,知道了朝廷里范仲淹、欧阳修等这些正人君子,江山社稷之臣。
弱冠,苏洵带着苏轼和苏辙上京,出了眉山,先来到益州,现在的成都。益州的知州张方平一次问苏洵,他的儿子们现在读什么书,苏洵回答在二读《汉书》,张方平不以为然。张方平也是个非常聪明智慧的人,有着过目不忘的本领,看书从来都只一遍足以。
苏洵将这件事告诉了儿子,苏轼完全不在乎,表示自己看第二遍还有第三遍。当时的张方平已经是益州知州,为人敬重的大文豪,苏轼当时只是个年轻人,却敢于质疑权威,保持自己的独立性思考。
苏轼聪明、勤奋,在求知的道路上,勇于质疑,在学习上,有自己的态度。他不会因为老师说不,就丧失自己理性的判断;也不会因为张方平的否定,放弃自己坚持的原则;更不会因为权威的震慑,维诺奉承。
四、雅趣并存的学习环境
小时候,一次苏轼和苏辙在外面挖石头,挖出了一块非常光滑的青绿色石头,哥俩很兴奋的跑回去找父亲苏洵。苏洵并没有丝毫谴责俩人,拿过石头在手上仔细观察,过了一会,才告诉苏轼和苏辙,这是一块难得的砚材:
“此乃天砚也,有砚之德,于形略不足尔。”
苏洵用这块砚教育儿子们,虽然形不足,然已经具备了砚台的内涵和品质,有潜在之德,让儿子们拿着砚好好写文章,不可辜负砚的默默贡献……
苏轼一直存着这块砚台,后来由于贬谪流放,多地奔波,一度失落此砚台,晚年重得,大喜过望,告诉自己的孩子,当初他们的爷爷是怎么拿这块砚来教育自己和苏辙的。
一块简单的砚台,也能流传出这些佳话、趣事,可见苏洵给苏轼和苏辙的教育并不死板,反而很有意义与趣味并存,相得益彰。
一次邻里小朋友们在一起做游戏——对句:
小朋友甲:“夜松偃仰如醉”
小朋友乙:“夏雨凄凉如秋”
苏轼:“有客高吟拥鼻”
最小的苏辙:“无人共吃馒头”
虽然说苏辙的最后一句俗且可笑,但是这个游戏的本身却十分有趣,玩的高雅。
天资聪慧、爱山爱水、气质不凡的少年苏轼在眉山这个小地方,探索着山川秀水,集聚自然的灵气;学习着古文纵卷,汲取学问的智慧;父母老师的精心培养,雅趣并存的环境氛围,从眉山小镇到名扬天下,天才苏轼在慢慢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