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办公楼下的一角有个电动车棚,几根铁架子绑上铁皮搭建的30来平方的小地方。虽然简陋但方便大家停放,投币式的充电帮助大家在电瓶馈电的时候及时补充,方便快捷。虽然简陋,但遮风挡雨不在话下,甚至下雨天还有些快递员来这里避雨。我原来的时候因为图方便直接停在大门口,后来因为大风刮倒了它摔断了刹车,就再也没敢停在那,毕竟风雨无情、
日子一天天过去,电动车棚也兢兢业业的完成看守大家电动车的使命,风雨在一天天侵蚀它脆弱的骨架,捶打它摇摇欲坠的顶棚。冬去春来,北京的天气也在转暖,太阳虽然伟大却端不平,冷暖差异造成了大风,又因为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疏松的土壤,就变成了北京的沙尘暴。大部分地区九级,有些部分甚至到了十级,这场自然灾难人类自诩聪明强大也对抗不下这猛烈的灾害,一系列的火灾,车祸相继发生。我们的电动车棚也未能幸免,松脱的铁丝表示已经无能为力,薄薄的铁皮呼扇着翅膀好似随时要起飞,“咣当咣当”的挣脱着架子的束缚。往日放满电动车的棚子如今零星放着几台感觉放了好几年也没动的残破自行车。人们都走了,急急忙忙下班推着自己完好的电动车走了。还有些人在衡量要不要绑着残破的棚子一把,又叹气地摇了摇头。还有一个人,隔着窗户看着这一切,想下去又觉得没必要,因为自己今天没骑车。
翌日,冷暖空气完成了扩散,晴空万里,我推着电动车走向电动车棚,铁架子孤零零的杵着,就像是寒冬的杨柳,光秃秃的。原来的铁皮棚顶已不知所踪,有可能是被捡破烂的收走了吧。几台电动车在阳光下暴晒,再也没往日的精气神,我紧了紧手中的电动车,下个风雨天它应该在哪呢,外面朝阳一片我却看到了黄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