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部的家人们相约去山西大同进行一次团建,3月31日下班后简单收拾了下就出发了。马上就要清明节放假了,小长假一起与团队出行还是第一次,内心充满了期待和兴奋。
我们第一天上午去了云冈石窟、下午参观悬空寺、第二天爬恒山。说实话现在让我回忆云冈石窟有几个窟,分别叫什么,什么时候建设的我一个都不记得;参观悬空寺印象最深的就是排队,可以说是参观30分、排队3小时;爬恒山相对来说比较印象深刻,因为上去的时候是难。
短短的两天时间,这次的团建我恰恰对过程感触比较深刻,主要有三点。
第一,团队的力量。山西的刀削面,山西的旅游景点都是闻名世界的,每到一个地方不管是吃饭还是买票,都会排起长长的队,总有几个人冲在最前面负责排队,买票,结账,总会把整个团队的人照顾的好好的;包括每次出发前都有专人负责清点人数,买水,买吃的,反正我最大的努力就是尽可能不给团队找麻烦,因为其他的都不用我操心,心里真的暖暖的很欣慰。
第二,团队晨会锻炼的力量。每天早会开完了,我们部门都有简短的锻炼,60个深蹲,30个俯卧撑,刚开始做,浑身疼痛,根本不愿意做,慢慢的大家都相互监督,鼓励,比赛,成了一种习惯。爬山的时候大家都会担心,腿疼,腰疼,真正努力登上山顶后是很累,但是腿一点都不疼,这绝对与平时的锻炼分不开。平时工作或者学习日积月累的坚持,可能短时间看不出来有什么效果,但是等到用的时候你就知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的道理了,所以个小小的变化让我坚定了做好小事情的意义和重要性。
第三,踏上一段路时,可能无路可退。这个感触是来自于登悬空寺,在空中悬着的一座寺庙,一层层上去后不得不感慨古人的智慧,但是更让我揪心的是我恐高,上到中间只允许一个人走,而且只有上去的一条路,这个建筑都是木头,人们走的时候不断颤抖,看着比那么多小孩都在勇敢的往上爬,我鼓起勇气亦步亦趋的往前挪,不断的转移注意力,终于克服了这个恐高的心态,成功返回山底。当面对可能独自完不成的任务时,绝对不能想着放弃,多想想同行的人,给自己点暗示,坚持坚持就过来了,很多时候我们放弃被困难吓到,都是自己想象中把困难放大了好多倍,去做就是做好的方法。
分享一个词,实践,
近期学习感觉有进步,最明显的就是不会跑偏,效率也提高了;但是仍然会遇到问题,就是做着做着忘了怎么提问,就有卡顿,没有做到真正的融会贯通或者触类旁通,不知道咋能学习提高,总结了下,应该是没有行程自己的一个流程体系,缺少的还是持续不断的实践,(可能现在于董高度就是在5楼,我现在就是刚进研发楼门口,但是有最起码找到了方向,每实践一次,都像5楼更近一步,去实践,建立自己的流程体系或者思维模式)。我们现间断处于一个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位置,于董是金字塔最高级,不知道自己知道,可能中间有很多层级,但是我最起码找到了方向,每做一次,都是像最高级靠近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