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个小问题的解决,未必不是一个新问题的开始
就拿南昌那个几千块工钱一直被扣着的男生,怎么要都要不回来,直接刀了老板全家。福建某地的那个被送进去的男人,坐完牢出来刀了女的一家,差一个女的没刀到。因为钱、因为一些事情,在存量经济时期,问题就越容易以一种激烈的形式爆发,爆发的人可能之前很有能力,可能之前性格很好,然后就以最可怕的手段报复,只因为一路小问题的“解决”,变成了一个新问题的开始,至于平等的死亡。
二、问题不同环境成长起来的人是相互不理解的
80后的第一代bbs用户,90后是第一代微博用户,00后是第一代app用户,成长阶段看问题的方式不同,角度终究是不同。Bbs的注册申请模式现在的年轻人应该都不知道了,类似于早年户籍、签证申请那种严进、严管、内部自由对外隔离的模式,可能是一代人回忆中的理想乡。微博包括放开贴吧管理后的百度贴吧,那就是信息流交互最充分但是接受垃圾信息最多的一个模式,海量信息冲击下容易就产生“与我无关”“转发都不转发”“该买啥买啥”的心态。App是一个个封闭但又任意进入的空间,一步步发展到短视频这种你喜欢看什么给你推荐什么的用户自我强化方向。三种不同时代的产物,随着时代的浪潮更替,最终也必然会造就不同的人群,以往日系等于小资,等于高品质生活这种商业概念正在消退,所谓“日本制造”“工匠精神”更是在这几年被无数国内品牌证明是伪概念,如果你没有跟上时代的脚步,就会被后人拍死在岸上。
三、出问题只是概率问题,概率归零终究不是有效方向
20多年前那场世纪“水战”打到了今天,近来很有可能已经是农夫山泉命运的又一次转折。换做是谁,也无法预期一个企业创始人的去世,会成为另外一个企业陷入风暴的起点,同样无法预测几年前的设计,会在几年后突然变成雷暴中心。试图去预防这个没用的,甚至过度的事前防范,不但于事无补,甚至可能是束手束脚。
风暴不可避免来的时候,应对的第一步是,承认其威力,伤害肯定不可避免,全身而退毫无可能,但如何至少船身不烂,风平浪静后还有余力再次开船,这是要最重要的。同样是20年前收容遣送制度在风波中废止,一个时代结束,福利政策重归福利道路,总是需要有队伍去填补天寒地冻发现流浪人员送哪里的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