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人民日报的副总编辑梁衡曾说,毛泽东不仅是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位文章大家。
这话是让人深深认同的。
最近一段时间,我开始慢慢读《毛泽东选集》,越是深入地读下去,就越能深深地感觉到毛泽东文章的魅力,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欲罢不能。
一日,在读《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中收录的《论持久战》一文,毛对事理的分析和语言的把握恰到好处,即便是那段时间的历史史事据我那么的久远,但是看着伟人的文字,还能有很强烈的感同身受。
尤其是在“主动性,灵活性,计划性”这一章节里,毛泽东对灵活性的描述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古人所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这个‘妙’,我们叫做灵活性,这是聪明的指挥员的出产品。灵活不是妄动,妄动是应该拒绝的。灵活,是聪明的指挥员,基于客观情况,‘审时度势’(这个势,包括敌势、我势、地势等项)而采取及时的和恰当的处置方法的一种才能,即使所谓‘运用之妙’。”
细细品来,这段话的论述是相当精彩的。首先告诉我们什么叫做灵活性,所谓的灵活性就是古人说的“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中的这个“妙”字。古往今来,有多少经典的战例都因为指挥艺术的高妙而流芳千古,也正是因为指挥艺术的高妙而取得战争的胜利。
我们党领导的军队,就是在毛泽东这种灵活性的思想艺术的指导下,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比如红军时期的反围剿战斗、长征时期的战斗、解放战争时期的“三大战役”、抗美援朝等,从来不是生搬硬套、教条主义的打法。
其次,灵活性的产生从哪里来?来自于聪明的指挥员,就是要不断地开动脑筋,善于利用任何有利的因素,这不仅适用于战争指挥,也适用于今天的建设发展。不论是谁,总是不愿意开动脑子、不去积极思考、深入调查就想把工作干好,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君不见,很多的拍脑门决策者,最后都要拍大腿后悔么?
第三,区别了灵活性和妄动。灵活性是从正面寻找积极因素,而不是妄动,不是不顾实际情况的盲目蛮干,“妄动是应该拒绝的”。战争最根本的目的是保存自己、消灭敌人,但是妄动却恰恰达不到这样的目的。我们现在说灵活性,若是和“妄动”不加以区别,估计很多人就要开始打着“灵活性”的名号干一些法规制度所不能允许的事了。
第四,灵活性还要及时和恰当。如果不能及时处置,等到所有的事情都尘埃落定了,再想出一些办法去补救,去当一位“事后诸葛亮”,这也谈不上是灵活性;所采取的方法不恰当,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甚至是让情况变得更糟糕,那就更谈不上灵活性了。
所谓经典,不仅能解决当时当事之困,对今时今事也颇有指导意义。
《毛泽东选集》,真是越是深入读下去,就越能感觉到这本书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