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说过:
你如果无法度量它,就无法管理它。
01 | 社会是个过滤器
教育部数据显示,自2011年以来,全国毕业生人数按照2%-5%的同比增长率逐年增长,预计2018届毕业生人数将达到820万。以下是历届毕业生人数:
数据说近5年间的大学生毕业就业率,基本维持在90%。但是,资源稀缺和优胜劣汰下,能真正找到正规工作的毕业生,只会占一部分,说实话,这个90%以上,个人是存疑的。
正规工作,意味着所在企业会给员工缴纳国家规定的五险一金,企业相对稳定,按时发放薪资。这么一界定,相信符合条件的企业将会少许多。
如果一个毕业生刚好进入了这样的企业,那么,首先要恭喜你,你已经在毕业后的一轮社会筛选中,占据了相对有利的位子。
尽管我们的社会并不会显式地将人分为三六九等,但整个社会运作机制自会执行,这有点像亚当·斯密说的“看不见的手”在做资源的优化配置。
你通过努力,考入了大学,这已经甩开了一拨人,避免了自己被“配置”到四、五线城市从事诸如挖煤、搬水泥的工作。
现在你毕业了,找到了体面的工作,又甩开了一拨人,避免了毕业即失业的尴尬,求得自己的生存,同时也比那些临时工种、啥福利都没有的工作强很多。
总之,入职正规工作的职场新人,在进入社会这个容器之前,通过了第一轮的筛选。
02 | 职场新人的分化
刚进入职场的新人,角色从学生转为职人,有迷茫的,焦虑的,奋进的,经过一年半载后,状态会趋于平稳,渐渐适应了职场的生活,岗位的工作已经驾轻就熟。
大约三年之后,当初的职场新人就会出现明显的分化。有人成了团队领导,有人成了组长,有人继续混着。
如此一来,个人的薪资就出现了差异,这三类人,想当初刚进入公司的时候,薪水相差无几,三年之后,有人翻了两番,有人每年20%~30%的增长,有人仅仅因为公司业绩好,跟着全公司的制度,工资每年普涨10%。
以上说的三种情况,并非杜撰,正正是我的亲身经历,很不幸,我就是那个每年普涨10%的人。
当我回过头去看的时候,我的技能在进入公司的第一年得到了快速提升,后面两年,由于所处的环境太舒适,所做的工作又是大公司里一颗螺丝钉的角色,自身又没什么强烈的意愿精进自己。
待在舒适区太久,以致忘了外面的世界有多么不舒适。后来吃了不少苦头,此处不表。
这个教训告诉我,职场的前三年,一定要竭尽全力提升自己的技能,这是职业生涯的安身立命之本。
三年之后,如果你不想看到当初跟你同样水平的人成了你的上司,不想看到自己在团队里只是一个无足轻重的角色,那么,就从现在开始想进办法提升自己。
03 | 从量化开始
“焦虑”是近几年经常看到的字眼,焦虑意味着无所适从,面对不确定性的恐惧。所以有人试图通过付费课程,参加高大上的讲座,追逐各种风口来表明自己在努力摆脱焦虑。
那些付费课程,包括听书啥的,有些确实是有价值的,但个人建议,对于职场新人来说,除非跟自己的硬技能相关,否则,不会有太大的帮助。
刚入职场的人,专心要做的是——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不要心浮气躁地跟着做各种无关的事情。
极端点,就像稻盛和夫说的: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只有这样,才能从一批跟你差不多层次的人,在三年之后甩开他们,通过社会容器的第二轮筛选。
有人说,我也知道要努力啊,我也想做成这个那个啊,可我没法坚持,做了又看不到效果,云云。
有些公司喜欢用KPI来考核员工,KPI尽管受人诟病,但也确实有它的用处,那就是量化。每个员工都说他是努力的,但努力是个形容词,不是量词,无法精准衡量努力的程度,所以就会出现歧义。
同样的,对于要实现的目标,要做的事情,如果在过程中无法量化,我们就不知道自己所处的位置,距离完成有多远。
比如好不容易下定决心要读一本书,拿起来厚厚的一本,心想这何时才能读完?!这个时候,就要先“分而治之”,划分阶段,对每个阶段设置阈值,到达了那里,就有反馈。
最近在看的《社会心理学》一书,有时候真觉得枯燥,但一想到每完成一章,看到进度条的增长,就有一种满足感。
大V李笑来,当年为了进新东方教书,要考 TOEFL/GRE ,要背两万多个单词。他听说在新东方做老师有年薪百万,就采用了这个策略:把背单词和年薪百万关联起来,每背一个单词,就值50块钱。
这么一来,背起单词就带劲了。一天背100个,就相当于赚了5000块钱。
这策略当然是凑效的,后来据他说在新东方,年薪有50万。这里看到,李笑来就把背单词量化了,直接量化成钱,所以人家才能说通往财富自由之路呐。
码农们应该知道,现在的项目管理,流行敏捷开发思想,用Jira之类的工具进行管理。
Jira能够将项目要做的事情显示在面板中,团队里每个人要做的任务都会列在上面,每个任务有启动、进行中、完成等状态。各人根据任务的完成状态,在面板里进行拖拽,这就非常直观。
这也是一种量化的方式,以可视化、可操作的方式量化行为的结果。心理学认为行为是会影响态度的,自我表露理论就提到“出于某些重要的原因,我们会表现出一定的态度,以使我们看起来表里如一”。
这种拖拽行为,比如将任务从“进行中”拖拽到“完成”,操作的人心里一定会想着“恩,任务又完成了一个。”持续这种行为,就有助于建立在期限内要完成目标的态度,避免拖延。
04 | 总结
很多时候,对于要做的事情,我们的概念是模糊的,即便有时候目标明确,但通往目标的路也是模糊的。经常听到的话是:我要健身,我要一年看多少本书,我要怎样怎样。但对于如何做以及如何测量效果,见诸行为的,却少之又少。
职场上的事情,要想办法量化,或者用数字表达,或者将其可视化,把事情的达成转化为进度条,从而产生掌控感。因为只有量化之后, 才能知道自己做了什么,做了多少,效果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