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读!
又一次被老师的文章感动的泪目。在通篇读过老师的家族史中,知晓了父母离异,母亲改嫁。
只知道家族的奶奶是王家的福星,奶奶是个传奇。
说实话,很想知道母亲的境况。但是处于过多的思考下,还是忍住了这个敏感的话题。
今天老师以母亲的外一篇填补了这个空缺。让我深深的理解了一个女人的不易,尤其是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女人的婚姻。
离异无遗是一个女人的噩梦,从心里到精神上的打击是双重的。
在这场婚姻里,没有谁对谁错,只能说是父母没有夫妻相守的缘分。
母亲和父亲最大的不同是知@识分子和目不识丁的母亲之间的沟通障碍。
一个不言,一个不懂,这也就造成了分手的必然。
母亲是一个好女人,勤劳,善良,慈善,老人家由于身体和离婚的原因自卑,但是任劳任怨也体现了母亲的自强,可是最终还是没有逃脱疾病的厄运。
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多年的贫穷和辛苦劳作使身体超负荷工作下造成的伤害。积累到一定程度肯定是个困局。
其实老师不必自责,每个时代都有它的特殊性。
这样的疾病不是谁都有办法留住生命的,只能说母亲没赶上好时代,命运多舛。
愿天堂没有病痛,母亲贻笑安然。
2021.06.24简友沙舟老师的散文《《家族往事》外一篇 妈妈改嫁后的日子》读后感评。
欣赏佳作。
老师这是写《家族往事》这部纪实文学是如何诞生的。
它的起因,经过和成型。
说实话,老师您的作品很好,虽然写作过程中经历的种种,对身心的考验极大,痛苦与折磨并存,可以说,把当时的所经历的痛苦重新来过,就像是一个受伤严重的人結了一层厚厚的痂,被人生生撕裂流血不止。那种痛不亚于又受了一次伤。
但是翻过来想,这部作品不仅仅是给王氏家族的后代一个传承。也把老师您的灵魂洗涤了,从而让内心沉淀,清明,思想更厚重。
对于写作这一块,可能人和人之间的追求不一样。有的人喜欢扬名立万,有的人喜欢铅字墨染,有的人就想默默无闻,抒发情感。
我个人认为,无论是哪种,都不强求。顺其自然就好。
对于老师说不会打字,跟女儿学习,然后能熟练操作,我觉得还是挺佩服老师的毅力,不过现在可能也是时代的变化吧,多学习还是有好处的,无论多大岁数,技多不压身。
但是,有一点还是必须认真对待,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一定好好调理身体,健康最重要。
2021.07.09简友沙舟老师的连载《《家族往事》创作随笔一》读后感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