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讲至第十五讲,作者经过前面十一讲长长的铺垫,终于在这几讲中将他的秦学观点抛出来:秦可卿的身份是被废太子胤礽的女儿,在王府里降生后就被偷偷送出王府,一直作为跟当局政治有关联、跟派系争斗有关联的这样一个人物被寄养在曹雪芹家。秦可卿“淫丧天香楼”,由于贾元春在皇上面前的告密,所以导致了她的死亡。
对于秦可卿生前在贾府得到的诸多肯定与赞誉,死后葬礼的排场之大规格之高,都说明她不应该是等闲之辈普通寻常人家的女儿,更不要说是在养生堂长大的一个弃婴。刘心武提出这些疑点,我非常赞同,也很想通过探秘从而找到真正的答案,甚至很享受他带领读者在全书中寻找蛛丝马迹,有点福尔摩斯探案的感觉。这些蛛丝马迹的来源也许是判词中的某一句、也许是十二钗 歌词中的某一句、也许是书中某个人物曾说过的话、也许是某个事件、也许是某个章回的回目等等。仿佛让我带着问题带着疑点又看了一遍红楼梦。甚至看明白了之前没仔细看的内容,看懂了之前一扫而过不求甚解的内容。探秘,这词,总会让人想快些寻找到答案,解开谜团。在这个劲头的驱动下,我三天就看完了第一部。
谜团已解开,无可厚非,观看解谜团的过程很带劲,但谜底解开得有点牵强,没有让人心服口服。
比如:秦可卿的死是由于贾元春的告发,当皇帝知道秦可卿是皇族的骨血,尤其是罪家的骨血,而且一直被藏匿在贾家,所以秦可卿不得不选择自尽。然后贾元春因为告发秦可卿而得到皇帝的宠爱继而地位得到提升。
又比如:贾元春说“二十年来辩是非”,辩的是秦可卿到底是不是皇族血脉,到底是不是被废太子胤礽的女儿。
诸如以上的一些论断,我觉得有些牵强,不乏个人主观认识的色彩吧!
当然诸子百家,百家之言,各有千秋,只要你从中能有所获,结论如何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