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手》
咨询560场,讲师班415天,读书打卡246天
昨天,带女儿去看中医。女儿阳康后还是会常常咳嗽,尤其到了晚上睡得不太好。在医院等候区等了很久,终于轮到我们了。医生问女儿身体具体什么状况?我脱口而出:“睡不好,又咳嗽。”医生又问:“什么样的咳嗽?有没有痰啊?”我刚想回答,突然发现医生看看女儿,又看看我。我马上意识到了什么,转向女儿问:“医生问你呢!”女儿慢悠悠地说:“之前发烧的时候有痰,现在没有了”。然后医生又问询女儿情况胃口之类的问题,女儿一一回答了。
这件事情让我再次觉察,怎么样的放手才是对孩子真正有益的呢?医生问孩子病情,作为家长,我很着急,急于跟医生表达孩子病情,急于让医生了解更多。但是实际上当事人是女儿,她才是自己问题的主角,她才是最清楚自己情况的人。最重要的是,孩子跟医生交流的时机,不正是孩子表达自我、锻炼胆量、练习语言能力的最好机会吗?当我抢着回答问题的时候,其实在关闭孩子和世界交流的机会。
其实,儿子和女儿都是如此。这次疫情,高三的儿子一个人住在奶奶老房子里,一个人做饭、参加网课、学习作业、高考复习等等。之后又马上参加首考,后面又有联考的语数期末考。结果期末成绩居然全班第3,全校24,这是高中三年以来最好的一次成绩。儿子说,事实证明我们不管他,他学习效率最好。孩子到了这个年龄段,更多的放手,更多的相信也许才是最好的。
看上去,两件没有关联的事情,其实都给我敲了一个警钟。作为家长,怎么样既关心和帮助孩子,又能让孩子拥有独立处理问题和面对困难的能力?如何才是应该有的放手,值得我们好好体会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