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一
2017的最后一天。
今年很累,也很忙。
到哪种程度呢,就是有几个月习惯了回去的时候小区漆黑一片,有一天,我进小区大门,一抬头居然被灯火通明的居民楼吓了一跳,我靠!从来没见过亮着这么多灯!就是有一次,通宵赶片,第二天早上跑去开会,回来的路上在地铁上困到睡着错过站。
当然,我不是要抱怨和发牢骚。
我记得八月份去拍摄的时候从山里回来,开夜车,山路无灯,漆黑一片,导航失灵,司机在山里迷路打圈,一车人兢兢战战。
我打开手机,想看时间,结果看到支付宝蓝荧荧的界面上提醒今天是我生日的时候,楞了三秒后在心里默默为自己哀叹一声,心里想着一到家要好好睡上一大觉,慰藉一下疲惫的身心。结果冷不丁听见同车的老师说,今天早上八点还要赶另一场拍摄,那时候已近一点,在山里转悠,师傅为了安全起见,开的很慢,谁也不清楚几点能到杭州。
我今年也看见拍摄的老师们连轴转,夜戏接着夜戏,也有老板三十六个小时不睡觉在展厅里忙前忙后,也有设计师被甲方折磨的死去活来,一份ppt改了几个月,也有朋友连着一个礼拜在国外拍摄平均每天睡三四个小时,被外国虫子盯得满腿包的同时还要忍受导演一言不合的怒火,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我见到过也体验到的生活常态是——大家都很辛苦,而你永远不会是最累的那个。
是的,就是有很多这种时候,当我觉得我好累,我好惨,苍天啊,饶过我吧的时候,我一回头,就看见有好多比我更累,更辛苦且沉默的人,让我打个激灵,让我觉得自己,呃,很幼稚,很矫情。你知道吧,类似羞愧又大准确的感觉。
当然,我写这些的初衷,不是为了比2017谁更惨,更劳模,我还想说点别的。
差不多7月底,我去文成踩点,看见大片大片的荷花,看见直冲而下百丈漈扬起水雾下的一道彩虹,暑气燥热一扫而光。
8月底的时候,为了写一个文案,去看普陀印象,在幕天席地的舞台上听见芸芸众生的疑惑和呐喊,头顶苍穹看见漫天繁星,又看见远山上的观音壁画,看见莲花,看见黑暗中的光。在黑暗中落下泪来,是真的震撼和感动。
9月底跟项目,为了采访和了解,去了东极岛,遇到大风,在浪里摇晃的船上还是很兴奋拿着单反拍了好多画面,虽然后来吐的很惨,晚上的海风掺着雨丝迎面拍来,但是和夜排档老板及工作人员边吃边聊的过程还是很有趣。
11月底的时候,一个项目结束,朋友圈里全是现场的照片,大家各种打call,各种励志,互道辛苦,整个朋友圈弥漫着大战将捷的喜悦,透露着人生不易及时行乐的豪情。
转眼已经12月底了,朋友圈里有人发新的作品链接,展厅也顺利过审,那个ppt终于通过,那个被虫子咬的满腿包又因为熬夜和压力大爆一脸痘痘的朋友把她参与制片的片子发来给我们看。嗯嗯,画面真的好漂亮诶!这些景和道具都是你找的吧!也不枉这么累过吧!
过去的一段时间大家都很艰难,好像都被生活或是工作折磨的奄奄一息,但是总有这些闪光的时刻,告诉你提醒你支撑你缓慢向上爬坡。
有时候在忙碌的间隙里觉得忙碌本身是没有意义的,只有熬过漫长的夜,在真正获得结果后,你才能说,啊,之前的忙碌是多么值得或者不值得。
但是仔细想想,忙碌才是常态,经过才是体验,没有只有结果的事情,也没有没有结果的事情,所以漫长的夜才是真实的人生,起码你知道总能看到太阳。忙碌的意义不是依据结果而评判的,是看你的心,在这过程中有没有零星哪怕一丁点的触动,有,就够了。
这两天朋友圈里都在刷屏18岁,因为最后一批90后都已成年,90后已经集体告别少年时代了。90后跟风哀悼自己逝去的青葱岁月,但是我觉得没有关系,虽然我还是怕老,怕死的要命。我说没关系,是因为我意识到比起少年时代,少年气可能是更持久的东西。
在17年初的时候我写明年就是我的本命年了,我马上就要24了,25岁一过,好像就要三十而立了。结果一转眼,18年真的就要来了,又老了一岁,而且不光是我,整个90后这代人都纷纷发过去Sha青Ma涩Te的照片来缅怀自己逝去的青春,场面看上去颇具仪式感。
这场朋友圈的告别仪式让我觉得大家都太可爱了吧,然后我意识到年初的我不是在为年龄这种东西焦虑,更深层次的原因可能是察觉到生活的未知性和局限性。可能又是我的悲观主义作祟吧,人是多渺小和无力啊。一整年过去了,我17年初的焦虑和惶惑还在,未消,只不过它们没有那么频繁来扰我。好像模糊地看清了一些东西,好像又有了一些新鲜的活力。
无论怎样,我还有很多困惑要解,还有很多东西要学,还有很多空白要填,还有很多人要相识,还有很大的世界要看。
最后分享今年喜欢的一段话
“世界总的来说当然很糟。但你不能不承认,它仍然时不时带给你一些惊喜。而且你越是上天入地欺山赶海,越是摔打和放松自己,越有机会见到它们,越是有能力欣赏它们。极阔大,极幽微,人面桃花,涓滴重露。上帝待人通常不公,但在它心情好的时候,也不薄。
然后我是不是会强烈觉得,我得让自己配得上这些好东西。
我不是总能做到。通常都做不到,像大多数人一样,我不是个自带鸡血的人,没发持之以恒地爱世界或者爱自己,但这种想法会带来支撑力,帮着自己对抗虚无。生活也许没有终极意义,但人还是可以试着去创造,去打破自己的界限,去让自己跟得上自己的审美。
很难,而且细细算账的话,也未必就多值得。你没法去追问其间的意义,无论如何,天地仍然不仁,万物还是刍狗。
但你终究是离你见过的最美的东西更近了一点儿。”
好了,再见2017,再见18岁,祝愿自己也祝愿大家变成一个好得多的人。也祝愿90后永远少年热枕,步履不停,一路向前。
这篇随笔胡诌记于2017.12.31
明日是新年 祝元旦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