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海德青年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

如果说有一种东西继承了几百年几千年,除了我们中华民族的血液,那就只有书籍了。
1.
关于妙书妙句,当推四大名著。
《西游记》里这样写道:时闻仙鹤唳,每见凤凰翔。仙鹤唳时,声振九皋霄汉远;凤凰翔起,翎毛五色彩云光。
《水浒传》里又这样道:万迭流岚鳞次密,数峰连峙雁成行。
《红楼梦》里这样道:靠东边板壁立着一个锁子锦靠背与一个引枕,铺着金心绿闪缎大坐褥,旁边有雕漆痰盒。那凤姐儿家常带着秋板貂鼠昭君套,围着攒珠勒子,穿着桃红撒花袄,石青刻丝灰鼠披风,大红洋绉银鼠皮裙,粉光脂艳。
《三国演义》这样道:凤翱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栖;士伏处于一方兮,非主不依。乐躬耕于陇亩兮,吾爱吾庐;聊寄傲于琴书兮,以待天时。
众人与我看来道,这些句子妙不妙。妙啊妙啊。书籍真可谓是我华夏之宝藏。
2.
关于纸,我想说。
俗话说饮水思源。书籍能长期保存下来是因为我们智慧的古人对于纸的创造。
在没有发明纸以前,古代各国人民曾想尽办法,利用石头、砖头、树叶、树皮、蜡板、铜、铅、麻布和兽皮、羊皮等等,文字记录下来. 在我国商朝时,人们把文字一笔一划地刻到龟甲和牛、羊、猪等动物的肩胛骨上;随后,人们又用规格一至的木片(又称牍)和竹片(又称简)来书写文章;以后,还用以丝织品缣帛为纸来书写的办法.东汉时期,随著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竹简、缣帛越来越不适应书写的需要.为了制造一种比较理想的书写材料,蔡伦在前人利用废丝绵造纸的基础上,采用树皮、麻头、破布、废鱼网为原料,成功地制造了一种既轻便,又经济的纸张,总结出一套较为完善的造纸方法,使造纸技术有了悦跃的进步.公元 105 年(元兴元年,汉和帝刘肇年间),蔡伦将造成的纸张献给朝廷,受到皇帝的赞扬.从此,人们都用这种纸,并在全国通称蔡伦造的纸为“蔡侯纸”.
现在我们所用的纸全部是在蔡侯纸上发展而来的。所以我们应当感谢古人,如果不是纸的发明,我们中华的文化还不知道要怎么传承下来。

如果没有纸,我们优秀的古人的书籍又该怎么办。我们科技并不发达的时候怎么办。
有人说:现在的电子书这么发达,谁还会看纸质书。
3.
我想说请记得
若是将那绝佳妙句比作那“颜如玉”,那承载着千年文化流传的纸张便是我们的“黄金屋”。
关于现代书籍
我想说我们对于古文化要继承传递,同样对于现当代文化也要精学细通,因为任何东西都没有绝对独立性,只有相对独立性,我们身处于现代社会,与现代的文化是分不开的,有人可能会觉得看书这种事不应该只有老人或者有文化底蕴的人才做吗。我想说,并不是,我今年大二,可是大学这两年我已经看了十多本书了。只有看书能给我带来动力,给我希望,简书也一样,带给我动力和希望。
4.
给大家推荐几本书籍吧,
《当你的才华撑不起你的梦想时》
《别在能吃苦的年纪选择了安逸》
《我不过低配的人生》

有人说年少时做的计划和想过的人生,基本上都能成功。所以,加油!
书中既有颜如玉,书中也有黄金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