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草蒙茸
图 源网络 侵删
NO.1
“你可以铿锵有力,但不要仗势欺人。滋养鲜花的是雨露。不是滚滚雷鸣。”这是电影《养家之人》的最后一句话。也是全片的核心所在。
这部已经获得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篇提名的《养家之人》,讲述了一个阿富汗女孩帕瓦娜,在父亲被抓走、家中无成年男子、而塔利班又不准女性出门的情况下,不得不女扮男装偷偷出门、承担起养家重任的故事。
全片刻画了两个主题:性别歧视与战争。大陆版译名《养家之人》重在前者,台版译名《战火下的小花》则重在后者。两个宏大的主题,在短短94分钟内被刻画得淋漓尽致。然而观看过程中的流泪,却不仅在于帕瓦娜一家悲惨的现实、更在于世事的无常、人生的无奈、以及永不屈服的抗争。
纵观历史,人类史可以说是一部灭绝史、愚昧史、战争史。历史的长河是黑色的,偶尔的文明的兴盛就像黑暗中的闪光。为了这闪光,人们永往直前、不屈不挠。这份精神,大概就是人类这物种磕磕绊绊一直前进的原因了。
NO.2
说回电影。它是由性别歧视开始的:塔利班统治下的阿富汗,女性不能读书、不能出门、不能工作。她们不是人、是操持家务、生儿育女的工具。因此越是年轻漂亮、越是值钱——像货物一样,可以定价的。
因此,当帕瓦娜不得不出门的时候,没人卖东西给她、要时刻小心巡逻的人抓走她、她什么事都做不了。但当她把自己打扮成男孩的时候,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女性缺乏的不是能力、而是机会。所以,在制度不改变的情况下,帕瓦娜要展现自己的能力,没有丝毫办法,除非她把自己假扮成特权阶级。这是一种在阶级社会中钻漏洞的方法、并非真正的解决。但她一个小姑娘,要养活一大家子。她没有其他办法了。
真面挑战制度的勇者,当然也有,但代价要大得多。比如马拉拉:这位出生于1997年的巴基斯坦女孩,同电影中的帕瓦娜一样,也出生于教师家庭、也在一直坚持自己的学业,并且,还一直在争取女性的受教育权。2012年遭遇枪击,万幸被抢救过来,2014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有自传《我是马拉拉》。
除了这本书,我还想顺便推荐一部很冷门的印度迷你剧:《男人的世界》。主角是一位占尽了性别优势的男人,却觉得女人更幸福,整天得了便宜还卖乖。直到一朝进入一个女尊男卑的世界,才发觉曾经的自己多么荒谬。
最绝妙的地方在于:男主最终并没有回到自己的世界。他也从一个梦想着回去、然后稍微尊重一下女性、但仍然没有把女人当成与自己平等生物的人、变成一个真正开始反思性别压迫的人。刀不砍在自己身上,永远不知道疼。同理心这种东西,永远没办法感同身受。
NO.3
《养家之人》的第二个内涵,是对战争的反思。也是对权力的反思。
帕瓦娜的父亲是一位教师,却在街上被自己的学生毒打、最终也是被自己的学生抓走。理由是“他藏有禁书。”
觉不觉得眼熟?
季羡林在《牛棚杂忆》中说:“虽然我不相信‘一日师徒、终身父子’这样的说法,但对自己有恩无怨的老师,至少还应该有那么一点敬意吧!”
可抱有这种想法,做教师是不快乐的。世上最不可相信的就是人性。做事求无愧于心就好,学生能记得、有敬意,当成惊喜。学生不记得、甚至怨恨。也要当成平常事。一方面未必自己当年样样都对。另一方面,对无知无识的人,还能有什么期待呢?
无论是帕瓦娜、还是马拉拉,反抗总从知识分子家庭出。而无论是在哪一个国度,群体性的狂热,也总是从无思想的人开始。
权力最容易腐蚀人心,而无思想的人,最容易煽动。
《乌合之众》中关于群体化的描述,实在很妙。
NO.4
《养家之人》在表述这两个核心内容,仅用了94分钟。却说得清楚明白。我想这其中隐喻的作用很大。
电影的叙述分为两层:一层明讲,是帕瓦娜一家人的故事。另一层暗讲,是帕瓦娜讲给小弟弟和朋友的故事。两层故事,互为隐喻。
明面上,帕瓦娜养家、救父。她的故事里,以自己哥哥苏莱曼命名的少年,则要克服困难,走上山去面对大象魔王,取回被夺走的种子。
当帕瓦娜走出家门时,苏莱曼上了山。当帕瓦娜遇到困难时,苏莱曼也被怪兽追得滚下了山。这里有个细节很妙:故事的讲述人原本一直是帕瓦娜,但当她第一次救父失败、躲在妈妈的怀里寻求安慰时,故事的讲述人,也变成了妈妈。
最后,苏莱曼给大象魔法讲了一个故事,感动了它,那就是现实生活中苏莱曼的结局:我在街上捡到一个玩具,它爆炸了。这就是故事的结局。
两层故事,虽然套了不同的外壳,但内涵几乎一模一样,唯一不同的,是现实中的帕瓦娜一路跌跤,而故事中的苏莱曼,却生活在“好有必有好报、努力必见成效的”的理想世界中。
NO.5
带着梦想与希望,故事并没有说完,电影就已经戛然而止。我的朋友评论说:“最悲惨的不是‘爆炸之后’就是结局,而是活着的人永远也奋斗不到一个结局。”
这就是生活,不到盖棺,就永远无法论定。看的是电影,想的是生活。这也正是《养家之人》大获成功的一个原因:它讲的是现实。
而这部讲尽了黑暗的电影,也在黑暗中指出了一个人类前行必然的方向:不屈的人们,在黑暗中,也永远向往光明,并为之奋斗。
我们流泪,但我们不会丧失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