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知识
有一个词常用来形容我们这个时代,那就是“信息过载”。
的确,我们每天都被各种各样的信息包围着,也接收了许多碎片化的知识。
“碎片化知识”的问题在于,它是不成体系的,你很难将其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它在你的记忆中是一个个孤岛,很容易就被纷至沓来的信息潮水淹没。不信,试问自己一个问题:“你上周读过哪些有价值的文章?你还记得多少?”
我想,很多人面对这个问题,都会瞠目结舌无言以对。虽然表面看来,我们每天都在不断地汲取信息和知识,不断地充实提高自己,但实际上我们并没有多少收获。
如何改变这种情况呢?
“学习金字塔”的理论认为,学习一种知识的最好方式,就是努力把这种知识教给别人。因为在教授的过程中,你对这知识的理解也会越来越深,最后把它完全变为自己的东西。
但是,当然啦,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你身边多半没谁有耐心和兴趣来接受你的教育。
于是,你开始尝试另外一种传递知识和思想的方式,那就是写作。毕竟,大概也没有谁比一个假想的读者群体更有耐心的了。只要文章不灭,这个可能的读者群体就永远存在。他们甚至愿意在你死后,仍通过阅读来听你的喋喋不休。
在我看来,写作大概是最有条理的一种表达方式了。拜碎片化知识所赐,你头脑中可能乱七八糟地存在许多知识,但一旦你坐下来写作,你就不得不努力把这些知识理清。你选定一个主题,然后在头脑中搜罗各种能支撑这个主题的材料,再把它们条理清晰地写下来。一些知识在你头脑中是朦胧的,是不精确的;但诉诸笔端时,你就必须让它们精确起来。你得查资料(还好互联网时代,这个足够方便),获得对知识的更深刻的掌握。
一言以蔽之,写作,尤其是知识性的写作,是对各种知识的内化和深化。它对于优化你的知识结构,整合各种碎片化知识都有巨大的作用。
以上,是我要谈的“应该写作”的第一个理由。
发现意义
生命是一种低熵的存在,它会沿着“熵增”的方向,其有序度不断被消解,最后陷入永远的虚无,那就是死亡。
生对抗死,有序对抗混乱,这是场悲惨的斗争,我看不到前者有胜利的可能。
而每个人,有时也会感到自身的渺小,在生命的转瞬即逝和宇宙的亘古长存之间感到惘然和错愕,觉得一切只像一个梦。回顾自己的人生轨迹,觉得好像什么都没太大意义。
当然,大部分人都会很快从这种哲学式的忧郁中摆脱出来,毕竟生命的天性是乐观向上、活在当下的。
在此我不向论证生命究竟有无意义,这个话题太过深奥;我只想说,写作是必须有意义的。即使是那些嘲讽生命缺少意义的荒诞文学,其嘲讽本身也构成了一种意义。
我写文章感觉最好的时候,是写完后的十分钟。因为我感到又有一篇文章的意义被完整传达了,于是我暂时的心满意足和自我陶醉。
当你回首往昔,发现在忙碌地积累物质财富之余,自己还留下了一些有意义的文章。那大概是可以感到几分宽慰的。
创造作品
“你应该开始写作”,我想把这个主题稍微扩大一点,改为“你应该创造自己的作品”。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愿意码字,但每个人都应该创造自己的作品。可以是录的一首歌,可以是拍的几张照片,可以是做的一段视频……我只希望这作品是能体现你自己并且有价值的。
从我有限的认知来看,中美教育间有个很大的不同,就是美国教育更鼓励学生创造作品。
在美国,很多课程都要求学生写论文,或者制作一些东西。甚至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就要处理“论美国的民主”这样宏大的主题。而中国教育,基本是在培养学生刷题。
也许两种教育方式都可以获得知识,但区别在于,论文或者手工作品可以成为学生自己的作品,学生可以留着作为纪念;但我想没人会把一张试卷视为他的作品,即使这张试卷他考了满分。
可以说我们中国学生从小就缺少创造自己作品的意识。我国人民的知识产权意识淡薄,各种盗版和抄袭风行(也许近两年要好一点了),这和教育上的此种缺失不无关系。毕竟,一个没有自己作品、也无心创造自己作品的人,是不大容易主动地去尊重和保护别人的作品的。
爱因斯坦说过一句话:“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了什么,而不应看他取得了什么。”我引述他这句话,并非提倡一种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的精神。而是在于,一个时代越是进步,一个人的取得和贡献就越是成正比,这是高效率的经济活动和资源配置下的必然产物。所以,在琢磨如何获得更多财富之前,不妨多想想如何做出更多的贡献。
至此,我这篇文章的“意义”也已经基本完整地表达了。一句话总结:当你为求知缺少效率而苦恼,为生活缺少意义而迷茫,为财富积累过慢而焦躁时,也许,你应该静下心来,多创造作品,多产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