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口气把《我们的故事》1、2两部电影都看完了,故事讲述了一个名叫招娣的女人艰难困苦的一生。招娣是家里的大女儿,在那个严重重男轻女的年代,儿子是宝,女儿是草,招娣生来就为这个家无私付出一切。嫁人也是为了给家里得聘金,嫁了人生了三个女儿,被夫家嫌弃,怀着孕,丈夫死了,被夫家扫地出门。
带着三个女儿和一个准备要生的肚子回到娘家。各种被嫌弃,苦苦哀求才在娘家住了下来,随后生了龙凤两个孩子,只因女宝宝脸上有两颗痣,迷信说跟家里相克,要求被送给别人抚养了。招娣为了在这个家留下来,为了几个儿女,忍着被割碎的心,把小女儿送给了别人抚养。
为了在这个家住下去,招娣只能忍受无能自私的弟弟的各种欺榨。为了几个儿女能活下去,还没出月子的招娣,就要去给别人洗衣服了。
招娣的性格很坚强,也是一个对赚钱养家很有智慧的女人,面对所有的问题都会很积极去解决,收入不多,自己学做豆浆去卖,做小贩遇到收黑社会保护费的,遇到”地牛“的追赶,都不曾心灰气屡。还把父亲留下来的猪圈搞得有声有色,养活自己一大家子。
这样一个弱小的女人,却有着大大的能量,通过自己的努力,把十几口人的家庭照顾得整整有条,因她的善良,把邻里的关系维系得融洽的同时还化解了种族歧视之间的矛盾,避免了种族冲突。
父亲病重,招娣用推车推父亲去医院的那一段也挺让人记忆深刻的。由于迷信相克,招娣从来没有资格叫一声爸爸妈妈,而此时此刻,父亲在病重中,终于意识到女儿要比儿子孝顺,不得不承认是女儿撑起了这一大家子,也承认了招娣对这个家的付出,让招娣叫自己爸爸了。招娣感动得不行。终于得到父亲的赞同,这一声爸爸,她等了大半辈子,终于等到了。她终于不再是这个家可有可无的透明人了。这是招娣觉得真正开心的时刻,也是唯一真正开心的时刻。
电影最大的矛盾冲突就是招娣的弟弟——阿坤,他就是典型的自私小气,并且眼高手低的人。因为从小被惯坏了,怕苦怕累,总想着不劳而获,好赌,输了钱也是大姐帮还债。因为他想开霸王车,所以就让招弟拿出卖女儿的钱给他买车;因为刚出狱想喝酒,就连家里遭水灾他都没回来;他自己的孩子把他的盆栽打破了,却诬陷在招弟的孩子身上,还让招弟买电视机赔礼道歉。阿坤把大姐的当作理所当然的“提款机”,“出气包”。对大姐的帮助受得心安理得,每次都会有人为招娣抱打不平,而她只一句话,“一家人要好好相处”。阿坤却是那个一有事就要把大姐一家赶出家门的弟弟。两相对比,更让人无比心痛。阿坤对姐姐的“恶性”看得人是气急败坏,招娣却一一忍受下来了,真有点“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差点要跳起来帮她作出反抗。而阿坤在贪招娣赔偿款的时候终于被全家人指责,但却出了车祸。是的,最后他悔过自新了,他终于明白了招弟对这个家的付出。
招娣劳累的一生,儿女还没长大成人就倒下了,得了癌症去世了。孩子舅舅就是阿坤接过了大姐手中的担子,把这个家撑住了。
好像这样就可以安慰了招娣的被他欺榨的一生了,我自己是不太能接受这样的结局。其实,招娣身边的人都是善良的,除了根深蒂固的迷信和重男轻女思想,其他的人都挺友好的,当然在这里我们要知道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也让生活变得越来越好,从住村屋的担惊受怕,到接受公房,搬到公房居住,再也不用担心村屋的水灾和火灾了,环境变得越来越好,片子虽是在怀念村屋的时代,却也承认社会发展的功劳。
题外,看到招娣,想到我母亲,因为迷信,母亲在生我之前的一个娃娃还没出生就被打掉了,这件事母亲只和姐姐说起过,姐姐和我说的时候,我俩都心疼到哭了。对于这件事她不敢多说什么,即使有很大的不安,也从来没有表现出来。母亲没有什么文化,她也是为了我们家无怨无悔的付出着,任劳任怨的一辈子,由于操劳过度,现在身体总会有些病痛。这件事虽不被提起,我每次想起都会非常心疼母亲,她真的遭受了很多苦。也是因为这件事,会有点怨恨我父亲,但是他不知道的。都很爱他们俩,但是这件事我还没有办法原谅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