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上看到一名北大生妈妈紧跟知识付费潮流,利用孩子考上北大,成为北大学生为噱头,建QQ群收费以传授其他望子成龙家长们孩子成材的“真经”。
看看这霸气条款和文案,感觉应该是有点运营经验的人编出来的,仅限100个家庭名额,潜台词不抢就有可能错过。
“为知识付费,为学习买单”,这口号耳熟能详,当今太多这种兜售模式。本是毋庸置疑,愿者上钩。但当看到这位自称教育专家的妈妈回答理智型家长的相关问题时,就有点差强人意了。
不能提供发票这一项查起来就够她受的了。tou税lou税,她还这么理直气壮,明显fa盲一个。没有一点遵守guo法和gong民纳shui意识,说明思想道德是有问题的,单这一点就要怀疑她教育出的孩子品行是否端正。
这不是空穴来风。据一位自称是植竣同学的爆料称:他曾课余在班级放鬼畜片让同学们看,还手不老实的对女生揩油。真假目前咱们无法鉴定,但觉得这种家长简直就是在消费孩子名声。如果是真的,她这种高调行为恰恰是害了孩子,以前同学们不以为然的一笑了之的过往,如今却很有可能被更多人拿出来说事儿。那么你眼中的优秀孩子在北大还能专心学习吗?他的心里建设足够面对这些吗?
北大难考,才致使很多家长迷信北大学生们家庭教育的不同造就出北大生。但你有没有想过:如果仅凭学习一下这些家长们传授的方法就能让孩子学习成绩提高考上名校,那北大等名校家长们岂不都可封为教育专家。
要知道成为名校生,是各种因素综合在一起的造就的,并非以一名家长之力就让孩子送到北大。孩子自身潜质和努力,老师们的辛苦教育等也都是铸就一名优秀学生的主要因素。可见这位北大妈妈自己心里也明白,所以她才“不包成绩”。这样一来,如果那些家长还愿意去缴费学习,那就是再替自己交智商税了吧?
多年前一本《哈佛女孩》曾经很畅销,是一名考上哈佛的女孩的妈妈写如何教育女儿考上哈佛的书。从一出生写到考上哈佛。但我感觉照搬操作不易,且收效甚微。那批买这本书的人也并没全把自己孩子送到哈佛或其他名校。
我们经常提起因材施教这个词,这就说明每个孩子特质不同,是不可能按照一个模式教育出同样理想的孩子来的。同一名老师还教育出全班各个迥异的学生呢,怎么可能仅凭一年的网上指导就能把你的孩子变优秀了?
不得不说这位北大妈妈急于赚钱的心太狂。很多家长又迷信北大学子们的家庭教育非同凡响,不得不说这些家长们有点“有病乱投医”的倾向了。
恰巧昨晚和一位朋友相约吃饭,她女儿就是北大生,她提起女儿的确是欣喜和骄傲的。
当我问起她如何教育出这么优秀的孩子时,她说她从未操心过女儿学习,说女儿从小起就这么优秀自觉,从未上过一天补习班,不同的是女儿爱看书,倒是在买书上花了不少钱。
在我一再追问:作为家长你们真的没有特殊方法让她变得如此优秀?她说:我自己有工作要忙,况且我也不懂那么多,哪有什么特殊方法教育她,只是偶尔在该引导她的时候引导一下就是了,也就是家长都会用的惯常方法,比如提醒她要好好学习等。
也就是说我这位朋友——北大学生家长,并不具备大众想象的教育出一名北大生的能力。她言语之中透露最多的是女儿的学习她基本没管过,都是靠她自己自觉,一直在学校保持学霸地位。
其实很多真正学习好的孩子家长都这么说。要说有的孩子天生就是学习的料也许不恰当,但事实如此。
当然我并不否定,父母对孩子教育的影响,也不否定优秀的父母的确能培养出优秀的孩子。但如果仅凭学习下别人的教育方法自己的孩子就能优秀了还是有待商椎。
而这位植竣妈妈这样过度消费自己孩子,不知她有没有考虑到对孩子可能带来的影响?比如,现在已经有人开始曝光他儿子不光彩的曾经,并生称她所吹嘘的孩子所获成绩和奖项都有假成分。如果被推上了风头浪尖,她的北大儿子还能安心学习吗?为赚取一点利益可能给孩子带来心理阴影,孰轻孰重她都没考虑过,这样的家长能有多优秀?我觉得不向她学习也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