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风景,慕名奔赴,满心期待,见了却不是想象的那样,便有了来了更遗憾之心得。
见不如不见。
另一些风景,偶遇而得,即便离开了好几天,还念念不忘,意乱情迷一般久久不能抽身回到现实,离开时便生出什么时候再来的念想。
见了还想再见。
处于屏山县深山之处的龙华古镇晨雾,就是那另一些风景。
凌晨五点半登上八仙山山巅,我一直以为是为着看日出的,同行的友人事前并未描述我们即将看到的风景,我脑海里一直就憧憬着看日出。
八仙山山脚就是龙华古镇,对面延绵的山脉是更为壮观的老君山。八仙、老君都是道教的标签,当地传说八仙在此歇过脚,道人在此修仙,故名。龙华古镇在山脚下依稀可见,名副其实的小镇,环着大龙溪和小龙溪。而今八仙山漫山遍野种茶,是座大茶山,茶丛随山形蜿蜒起伏,一顺儿的绿,就此景,也可以饱眼福了。八仙山对门子的老君山则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对外开放,据说可能有熊出没。
八仙山的崖壁上有一座立佛,高达32米,说是世界第一立佛。关于大佛的起源,至今无文献可考。红砂石雕刻的大佛,和乐山大佛有些神似。大佛立于崖上,神态安然,慈眉善目,俯瞰山下,护佑众生。
见佛即拜,阿弥陀佛!
五月的清晨有些凉意,空气特别清新。站在山巅远眺,极目所见,远山含黛,延绵起伏,层层叠叠,错错落落,若隐若现,如水墨晕染。山形是墨笔舒舒拖出的几笔,再是淡墨柔柔晕染,那云雾氤氲之处,便是画中的留白。
眼前这一幅浑然天成的山水写意,一度让我觉得所见不真实。以前欣赏山水画,看武侠电影里的山水风景,总觉得那是艺术的加工罢了,电影里的雾气也怕是人工所为。看来我是误会深了,因眼界的促狭而误会了艺术家对大自然的捕捉与感受。
此刻,若我是会抚古琴一曲的女子,衣袂飘飘,抑或是那会飞檐走壁的侠客,佩剑挂腰,定会隐在此山中,渴时饮露,饥了食茶,闲步走云,困眠倚梦······
想远了,想远了欸。
做不了抚琴女子与仗剑侠客,可这景给了我等凡人片刻的遐想,也是绝妙的。
山下的大小龙溪水雾,随着清晨气温的上升,逐渐蒸腾到山腰,山顶,便形成了变幻莫测的云雾景观。今天的云雾不多不少,刚刚好。浓一点,雾就太白了,会把山裹得密实,浓雾滚滚,似乎少了一些飘飘仙气。淡一点,只是丝丝缕缕,则显得素了些,少了若隐若现的神韵。原来大自然也有“中庸”的笔法。今天的雾刚刚好,而我们刚好遇见,不早也不晚。如果是明天来,那看见的,遇见的,定是不一样的。这便是“见了还想再见”的由头,想必每一次都会是“刚刚好”吧。
山中晨雾称作“岚”,山岚的另一种美在于它的流动和变幻。你看不见它在流动,可过一会儿,又分明变化了,或山峰被遮得更多了,或朝前边又走了一截。它悄无声息地弥散着,一个时辰里,甚至都浸到我们所站的观景台的边上。
太阳出来了。
红彤彤的太阳从最远处的山顶冒出来,像一个大红气球,只是红,带有玫瑰金的红,很是独特,大概是蒙着山岚的原因。那红色是调色师怎么也调不出来的,没有耀眼的光芒。天空也被染成了玫瑰浅色,映着黛蓝色的山脉。山脉在轻轻地苏醒,山岚在静静地褪去,山下古镇升腾起人间烟火。
走下茶山,山腰一片阔地里,一对房车旅行夫妇正洗漱生炊,带一条狗。他家的帐篷搭在了车顶上,我们好奇打探,觉得这办法好,避免搭在地上潮湿和爬虫叮咬。和这对夫妇闲聊几句,他们好奇我们怎么大早从山上下来,我们笑着说你们没去看云雾啊。我把手机里的照片翻给他们看。男主人说不知道有云雾,说那再留一晚,明早去看。他也幽幽地说昨晚看到的星空很美。有美景就留下来看,没看到也不觉遗憾。
这对夫妇说话与行动都是慢悠悠的,有现代人身上少有的平和与静笃。
第二天,第三天,连着下雨,那对夫妇怕是没看成云雾。
从成都来的路上也遇到一位房车旅行的大哥,当时就写了几句,贴上来,凑一个完整。
旅途小景:前面那辆小货轮车,大概也在等队友。改装的简易房车五脏俱全,可睡觉,可煮饭,可呼友打扑克,还可唱卡拉OK......后门上印着小小的国旗和“走遍中国”几个字,野心不小啊。这会儿正播放着流行歌曲,声音有点大,穿透这路边竹林。小房车两翼撑开,让路边一位拉菜货车司机误认为它是流动百货车,货车司机走下来,一边卷起T恤衫擦汗一边问是否有水卖,满脸通红,看来是热得不行,小房车大哥摆摆手,货车司机失望地转身准备上车,小房车大哥喊了一句:“拿一瓶给你!”边说边起身从储物箱里取出一瓶矿泉水递了出去。 小房车大哥这会儿取出电饭煲开始做饭了,千里走单骑,走到哪里,家就在哪里,想必一路一生是潇洒的,不羁的,温暖的....
房车旅行是那般的自由和任性,也可能那不仅是他们的旅行,而是他们的生活,他们的人生。
山上宾馆房间里放着一本散文集《屏山龙华古镇——四川乡愁记忆》。虽然我对历史感兴趣,但看到这本书时却不惊喜,想这个偏僻小镇简朴宾馆里放的书,大概率是品质不咋样的宣传册子。翻开书页,第一篇读完,我又为自己的偏见而惭愧了。这本书是屏山县政府邀请川内外一些作家和摄影家来采风后完成的配图散文集,确有宣传之意,可篇篇都出自作家之手。能被冠以“作家”名号的,到底是有几把刷子。又有古镇悠远的历史,古朴的遗迹,自然的山水风光,每一篇文章都情绪饱满,文笔优美,故事动听。我读到深夜,大概看了三分之一,无奈是宾馆的书,不能带走,于是在吃早餐时又抓紧看了一篇。
古镇之所以是古镇,因为它古老,有岁月与人文的沉淀。龙华古镇在汉代就有了,经历了上千年,作为连接川滇两地的要冲,在军事地理位置与行政管理地位上历来都属于重镇。传说明清时代龙华有三ding 子:顶子(出了做大官的家族)、锭子(出了很富有的家族)、定子(出了称霸一方的土匪家族。“定子”是拳头的意思,能打)。那些做官发财土匪劫的故事在今天听来仍旧荡气回肠。再追溯龙华人的先祖,镇上的居民摇头不知。
太多的历史,太多的文化,随着小镇的萎缩,正在悄无声息地在民间消逝与断裂。
意犹未尽,我在网上搜索到了央视系列纪录片《中国古镇——屏山龙华》,看了之后,对龙华的过往,尤其是的八仙山立佛的历史渊源有了一些了解。四川因为有着“湖广填四川”的历史事件,五湖四海的人来到四川,扎根,生存,融合,这也塑造了川人豁达包容的气度。这一方风水宝地,有儒释道三教滋养,有历辈龙华人的勤恳劳作,多年以来偏安一隅,也算是福气。
与我们同行的一位当地友人,正是那土匪胡姓家族的后裔,他祖爷爷便是有名的“定子”。兵荒马乱的年代,山民迫于生计,野蛮行径,天大地大比不过一个家族的命大。那用命换来的辉煌也不过是沙上城堡,终究快速坍塌散场。最凄惨时他祖爷爷带着小女儿潜逃他乡多年,血脉才得以保存。
如今,胡姓家族后人在山顶建起庄园,用多年前从山下古镇收买来的老木料打家具,做可以看星星的阁楼,计划做成民宿经营。古朴风格的园子有许多现代艺术的心思,那些木作家具也镌刻了历史的印记,以另一种样态叙述着家族的故事。
我有些惊讶龙华古镇为何没有成为热门的景区,对于当地政府还是真正保护文化的意愿来说,这倒是两难的问题,一方面想打造龙华古镇旅游,一方面又担心人来多了必然带来的破坏。二者相比,倒是就这样少有人来打扰为好。龙华地处边远山区,交通不算方便,至今还在扩建公路。道阻且长,挡了好些人的脚步。
深山一隅,桃源仙境;历史钩沉,世事更迭;古镇怀古,现实迷思;未来可望,佛佑龙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