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者同出”意思是说,“有名”“无名”两个状态,是一个源头出来的,都是道。
“异名同谓”,是说名字不同,但讲的是同一件事。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老子说,玄妙啊玄妙,玄妙加上玄妙,这是所有精微的道的路径。
“玄”原来指黑色,但不是正黑色,而是有点偏红偏紫的那种黑色。
这个字来源是这样的:古人给丝染色,最早只能染几种颜色,大部分是把白色给染成黑色,染的时候把丝给捆上,然后把一头扎上,挂在横着的木头下面,一圈一圈的拧。
玄字古代的写法就是上面一点一横,下面是两个拧在一起的旋转的圈,也就是说,这个丝拧起来,一环套一环,最后非常复杂地套在一起。人们会觉得,很玄妙啊!
可能研究到最后,那种旋转的状态或许真是万物最终的形态,就如人体DNA的结构,看上去就像两根链条螺旋式排列在一起;分解一个原子,会发现原子核的两个电子也是一个圆圈套一个圆圈叠在一起盘绕旋转的,等等。
为什么说“妙”呢?妙字古代有两种写法,一是女和少组成,是美好、美妙的状态;二是玄和少组成,是微妙的意思。因为玄是拧这个丝,拧到最“少”的状态的时候,就非常微妙,更加难解了。妙不是说里边的美好,而是说这里有你体会不到的微妙。
老子这里讲众妙之门,没说众妙之源,这个词用得有意思,因为老子认为这是一种形式,而不是源头。
他说“玄之又玄”的那种状态,是通往道的门径、路径、平台,一字之差,意思截然不同。
这一句确实太玄,听了好几遍也没咋懂,不管了,先把听到的搬过来。
第一章到这里结束,实际上就是把老子思想的整体基调奠定了下来,即老子的世界观是什么,道是什么。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
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
故恒无欲也,以观其妙;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
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