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纷纷如电闪,红尘滚滚似云飞。
又有谁知道,世事之后还有何事?红尘之外还有何方?
传说两世之交,轮回之前,先要走过一条漫长的黄泉路,黄泉路的两旁大片大片开满了鲜红如火的曼珠沙华,远远望去就像是鲜血铺成的地毯。“曼珠沙华”又叫“彼岸花”。
相传曾经有一对痴男怨女,他们被上天禁止相见,但他们却违背天规,私自相爱相守。天庭震怒,让他们分别变成一朵花的花和叶,又降下狠毒的责罚,让这花在花开的时候叶已脱落,叶生的时候花又凋零,生生世世,花叶相错,虽然近在咫尺,却永远无法相见。“花叶千年不相见,缘尽缘生舞翩迁”,这就是“彼岸花”。佛心慈悲,不忍让这不幸的花朵增添人间的悲伤,便把它带到黄泉路上,让它相伴末路的人们走过这漫长的道路,也好排遣它永生永世的寂寞。“花不解语花颔首,佛渡我心佛空叹”,由此,“彼岸花”也成了黄泉路上唯一的风景。
每一个行走在黄泉路上的人都有足够的时间去回味自己的一生,重温这一世的欢乐与悔恨。路的尽头,便是一条血黄色的大川,名叫“忘川”,忘川水的味道包含了人世间的甘、苦、辛、酸、咸,因为人世间甘苦无尽,故而忘川水汹涌无止。
忘川上有一座拱桥沟通两岸,那便是“奈何桥”。这一生已成匆匆往事,忘川水边、奈何桥头,千百遍的回首,纵有不舍,纵有不甘,已然无可奈何,也只能走上这通往轮回唯一的道路。放眼望去,尽是“黄泉路上回头客,奈何桥前驻足人”。过了奈何桥,便到了望乡台,一切的一切终究要放下,只能站在高高的望乡台上,最后望一眼人间。
望乡台下有一块灵石。上古时代,女娲造人,每当造出一个人,便取一粒沙来计数,天长日久,沙堆终于成为了一块顽石。积年累月,这块顽石受日月精华,灵性渐通,能辨因果,知三世,因此得名“三生石”。女娲将它放在忘川河边,每当走向轮回的人们过了奈何桥,便能在三生石上看到自己的前世、今生和来世。
有一日,弥勒佛游历地府,看到凡人心志不坚,每当他们在三生石上看到自己的来世依旧苦海无涯,便心生恐惧,不敢前行。于是,弥勒佛哈哈一笑,佛手一挥,将三生石上关于来世的文字隐去。从此以后,人们只能在三生石上看到自己的前世和今生。
三生石旁,有一位老婆婆,被称作孟婆,她不断劝说轮回路上的人们喝下一碗她用忘川水煮的孟婆汤,如此便可丢下一生的记忆,忘记一切人,忘记一切事,化作初生的婴儿,重回人间。
前生今世纵然不够圆满,纵然苦恨无穷,曾经深深爱过的、恨过的一切,如此刻骨铭心,岂是轻易的就愿意放弃和忘却的?端起孟婆汤,喝还是不喝?三生石上那一串串熟悉的名字,忘还是不忘?犹豫着,挣扎着,唯有洒尽这一生尚未流干的眼泪。这眼泪中凝结了一生中的欢喜、悲痛、追悔、忧愁、爱恨,和一切无法言说的情愫。这是最后的眼泪。流下这滴泪吧,然后将孟婆汤一饮而尽,如此便可重入轮回。
千百年来,无数轮回中匆匆的行人将他们最后的泪水滴在了三生石旁的泥土中,谁知这幽冥中贫瘠的土地受到泪水的滋养竟然生长出一株仙草,这便是“若怜草”。这草化泪而生,天然有伤感之态,叶悬于弯径,如美人掩面,纹集于叶梢,似秀眉轻锁。
又过了千百年,这若怜仙草竟也通了灵性,它的叶尖渐渐凝结出颗颗豆大的露珠,不断滴落。就好像是这株仙草流出的眼泪,既为末路上的人们感到怜悯,又为感恩他们泪水的滋养。
就这样,三生石和若怜草共同见证着人们在此释放最后的情感。
石无言,书尽轮回苦,草有泪,化生末路情。
经年累月,若怜草每日饱饮不同人的泪水,却渐渐生出了疑惑,她问孟婆:“我已在这无尽的岁月中尝遍了无数人间的眼泪,为何却愈发地感到人虽不同,眼泪的味道却总是相似?”
孟婆说:“人总是在绝境下才会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珍贵的,他们后悔曾经的种种不珍惜,却已经无法改变。你所尝到的都是世人最后的眼泪,因此多是悔恨和遗憾的味道了。”
若怜草又问:“每个人所珍视的东西本应当不尽相同,为何这悔恨和遗憾的泪水却是同一种滋味?”
此时正有一人向孟婆走来,孟婆如常的给了他一碗孟婆汤,看着他欲饮还拒,无比纠结和痛苦的样子,孟婆转头对若怜说:“人们最终都会发现,世间最珍贵的东西,不论是亲情、爱情和友情,终归不离一个‘情’字。”
若怜不解:“既然珍贵之物如此明白,为何世人还是不懂得珍惜?”
孟婆叹了一口气,说:“说千道万,与这‘情’字相对的还有一个‘利’字。也许只有当他们走到最后的关头,才放得下红尘中的争斗与追逐之心吧。”
三生石听到若怜草和孟婆的一番言语,心想,“我虽然能通晓人间的三世因果,却不能体会人间的真情实感。如果真有这最珍贵的东西,不能亲身体验,纵然全知,也是无趣。”从此,这无声的石头却动了游历人间的心思。
忽然有一日,冥界刮起一阵幽风,将若怜草新结的露珠吹落在了三生石的一角。这露水混合了无数的人间眼泪,包含了千千万万种人间情感,灼热无比。三生石一阵振动,被露珠灼伤的一角脱落下来,竟然化作了一块璞玉,晶莹剔透,却因灼伤留下了几丝暗痕,似美玉中带着几缕血丝。这玉石脱落于三生石,自然带着灵性,再加上本就看尽了红尘种种,早生好奇之心,转瞬之间,便化作一缕石魂,投胎而去。
三生石和若怜草都有灵性,相伴了数千年,早已是不能相舍。看见那落石投往人间,一朝分别,若怜草更是极尽忧伤之态,终日哭泣。
孟婆见此情境,也于心不忍,便低头问若怜草:“你和这块顽石已经相伴千年,今日他因为你的露水而堕入人间,你是否愿意随他而去?”若怜微微颔首。
孟婆看向黄泉路上无尽的人流,看到他们多是无争的表情,又对若怜草说:“一旦与这些人相遇红尘,情感的纠葛和利益的纷争将会使他们完全变了一副模样,变得冷漠而绝情。即便如此,你是否依然愿意投往人间?”
若怜草决然道:“那玉石因我而去,红尘既苦,我更当相依相随,无怨无悔。”
孟婆长叹一声,说:“既然你心意已决,便也饮一碗汤,消除在此间千年的记忆,到人间去经历一遭吧。”便舀起一碗孟婆汤,手一挥,汤水洒在了若怜仙草所在的土地上,若怜饱饮此汤,也化作一缕香魂,投人间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