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之路,从未断过

01

央视一主持人曾说:“中国难出一个牛顿。”一是国人没有时间在树下“闲坐”,二是苹果落在国人头上,其第一反应不是“为什么”,而是“凭什么”。第二反应便是吃了,白赚一个苹果。

02

难道国人想当牛顿就这么难吗?难道在中国,唯有科学一道,是那公路旁的残破小桥吗?

不,牛顿之路,从未断过。中国牛顿之路,从未封过。

口号喊的轻松,有两位“门神”在,中国牛顿岂能不难?先说这理由之一,国人没有坐在树下的闲功夫。现代都市,人们的生活节奏很快,日程表排的极满,每天都教人忙得像个陀螺。但这其实并非本因,真正的原因是,人们不再思考。牛顿不忙吗?他也很忙。在专注研究前,他也务过农。瓦特不忙吗?修理厂的工人每天的工作量不比一个白领小。或许有人会说,那不过是体力劳动,白领可是脑力劳动者,不能作比。但看现今的高级技工,薪资甚至高过白领,他们的技术,难道不是付出脑力钻研来的吗?我们需要的其实不是“闲功夫”,而是思考自然的心。

03

于是,又一个理由也显了正身——没有思考科学的心,被苹果砸到自然问不出“为什么”。而这第二反应说的,其实是那“功利”二字。

科学家都该是高尚的,科学家是个崇高的职业。其实不然,我们谈功利,谈的是钱和势,财与名。究其本质,都是人心中对于幸福和满足的追求。或许科学研究工作者显得更“大”一些,然他们所求的目标,与朝九晚五的职员们之所求是一样的——自我实现和幸福,满足感。说白了,不管是小职员还是科学家,大家都是“功利”之人,不过殊途同归罢了。

04

明白了这一点,几个理由都不是理由了。中国难出牛顿,其实是因为“心”的缺乏,缺乏的是向往科学、思考科学的心。在此我也不敢妄言全社会,但说一个人若有这样的“心”,何愁不能努力争取,当个新时代的牛顿呢?身边人不解地笑,我们也大可笑着回应,其实我们都是“俗人”。若能再辅以思索,勤奋和忘我精神,那么我们就会发现——

成为牛顿之路,就在眼前。一直向我们开放,它,从未断过。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哲学家们都干了些什么?》(上)-精读。这是五天的内容,按照每天目录去读。 Day1 哲学与宗教 №.1 本书导读...
    超姐666阅读 1,298评论 1 12
  • 1,高付出高回报,称之为正事,低付出低回报,称之为消遣,高付出低回报,称之为倒霉,低付出高回报,称之为幸运。 2,...
    freesan44阅读 1,337评论 0 0
  • 呵呵呵……你应该还是不够了解我的,我总会是一个说得到而又做不到的懒惰女虫。一回到家,我就把刚刚所有的庆祝计划全都抛...
    祺艺果阅读 279评论 0 0
  • 从今天开始我准备在空闲时间学习Python核心编程。 我大概看了一下目录: 第一章主要讲了Python来源,下载,...
    罗蓁蓁阅读 552评论 0 3
  • 文 | 包子脸猫 | 2017.2.10 第4篇 2月份我打算分享以下几个主题的文章,都是亲身经历,希望能够给大家...
    crazyyoyo阅读 170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