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笔下的《渔家傲•秋思》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这首《渔家傲·秋思》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的一首词。全篇以质朴凝练的笔触构建意境:上阕以苍劲的笔力勾勒出边关特有的空阔荒寒,通过“塞下秋来”“衡阳雁去”等意象组合,凝练勾勒出边塞特有的苍茫寂寥;下阕着重刻画戍边将士复杂的情感世界,“浊酒一杯”“燕然未勒”等语将建功立业的豪情与归乡不得的惆怅熔铸一体。既展现戍边将士顶风冒雪的坚韧品格,又流露其浓重的乡愁与忧思,塑造出兼具英勇气概与人性温度的边塞士兵。

西北边疆秋来风景与中原不同,大雁南飞衡阳,无半点留恋之意。四周边塞特有的声音连同军中号角声一同响起,层峦叠嶂里。长烟苍茫,残阳西沉,孤城紧闭。浊酒一杯遥寄万里思乡情,边患未平,功业未成,还乡的打算无从谈起。远处传来羌笛的悠悠之声,天气寒冷,霜雪满地,在外征战的人都难以入睡,将军已是头发花白,士兵抹着思乡的泪水。

宋仁宗康定元年至庆历三年间(1040—1043),范仲淹奉命出任陕西经略副使兼延州知州。主政西北期间,他秉持刚柔并济的治军理念:一方面厉行军纪、赏罚分明,另一方面体恤士卒、关怀备至,其威望令西夏闻风丧胆,甚至流传着“腹中有数万甲兵”的民谚。正是在这段戎马倥偬的岁月里,词人将亲历边关的所见所感凝于笔端,写下了这首浸透着家国情怀的《渔家傲·秋思》。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