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浓年味香

      “生产队一年下来,剩了三两肉。村里都说着要抓阄领肉。这还不是一次领一部分,一次就全领了。我听了就洗洗脸,说吧:‘要是领着了,我就跟孩子过个好年夜;要是没领着,我就跟孩子过个素年夜。’完了一去,还真就领着了。就拿这三两肉捏饺子,做熬菜(大锅菜)的时候再放点……”

        听完姥姥的故事,父亲又补了一句:“咱们现在一顿肉菜就放不止三两肉嘞!”

        还有生产队的时候,一年到头才能吃上一顿好的,但当时顶顶香的饭菜也比不上现在的家常菜。但在爷爷、姥姥口中,这并不是什么苦得要命的日子,反而高兴得要命。

     

        正吃着饭,父亲就会突然停下来讲道:“这个东西,我们小时候过年才吃一回,平时谁家有啊?”

        父亲儿时的春节,在我的想象里要热闹得翻天。

              腊月的准备     

      哪怕从腊八开始也太晚。在腊月初的时候,家家户户就先先后后拿上瓢,把在夏天屯到缸里的麦子舀到装化肥的塑料袋里。等装满了,就载到脚蹬三轮车,没三轮车的就系到二八大杠(一种大轮子自行车)后座上,运到磨坊里磨上七十斤的细面。这些面除了要拿去为过年做准备外,还包括蒸正式过年前的馒头。

        腊月十五十六,小铺纷纷摆出小鞭小炮,摔着玩的、划着玩的,都有。有时划炮划不了,就点(燃)一根香,用香去点燃划炮。一年到头,孩子们才能听听这“啪啪”的响声;看看这淡淡的白烟,所以再穷也要买一些。

        大年三十前有个重头戏,就是二十三晚上祭灶王爷。有些地方把麦芽糖糊住灶神的嘴,我们这里只是把“拐子糖”(很黏,带芝麻的棍状酥糖,也叫糖棍儿)摆上,更专业的还要插个马,放点草。摆了糖,就是让灶神会天庭时不说你家里的坏话,只上报好事,所以人们说“二十三,祭灶王,每家每户买块儿糖。”而插上马是让灶王爷骑马回天庭,草是给马吃的。

        摆了贡样(即贡品。贡,方言同“棍儿”。在“贡样”中读音不变。),还要上三根香,烧三张黄纸。趁黄纸正着火,人就给灶王爷磕头。拜完了,把灶王爷放到火里,这是送他归天。孩子们也就开始抢着吃拐子糖。

        祭灶王爷有个忌讳——如果二十三那一天家里人没到齐,就不能祭灶神,否则就把没到的家人“祭”到外面了。

        再到腊月二十五二十六,大伙儿先把房子里里外外收拾干净,包括房顶。收拾好了,村里上上下下才张罗着蒸馒头、花糕、豆包。不能太早,否则时间长了就不好吃了。这些东西一次要蒸上很多,其中最大最好看的花糕是要等到正月初一祭老天爷的。剩下的花糕、豆包也是要拿去祭其他神仙。这时也需要炒花生,它们是要在正月初一是送给拜年的亲戚们的。

        这里说的花糕并不是一种面包般的甜点,而是用白面做成漂亮的花或大蛋糕的样子。再往面上齐齐地按红山渣似的干枣,或泡过蜂蜜的晶莹剔透的蜜枣。站在稍远一观赏,你绝对不舍得吃。

大花糕

小花糕

        人们忙活着蒸馒头时,也要找时间去割肉了。其实村里人自己家也养猪,但早晚是要卖出去的,再隆重的仪式也用不了一头猪的肉。过年了,人难得奢侈一回,跑到菜市场去,有点条件的买上十几二十斤的肉,没钱的也要买上十来斤。

        肉到了家,家乡的人就开始准备家乡特色——成安八大碗,不过种类不会齐全。其中必须有的是酥肉扣碗。用大锅把裹着淀粉与面粉的肉炸了,放上花椒大料,再拿大锅煮上,必有的酥肉扣碗就成了。

 

成安八大碗
                  大年三十

      大年三十清早,家人早早贴上红纸,红纸包括春联。红纸要提前找个写得好的亲戚邻居。据说我的老爷爷(太爷爷)的毛笔楷书村在村里数一数二,所以过年前老爷爷常帮人家写对联,父亲就和两个姑姑晾对联。

      如果家里有一个人去世,那么三年之内是不能贴红纸的。如果两个人去世,那么六年之内不能贴红纸,以此类推。

      贴红纸是有讲究的。贴横批时,无论门多高也不能贴到门上。贴春联时一定要好好想想你家有多少外门,因为在这会儿,破房子的门框上也得贴春联。福字可正贴也可倒,外门要在左右两门上各贴一张。如果门子足够大,贴四张也不嫌多。如果贴了门神,也就不必再贴福字,毕竟门的大小是有限的。

        除了门框上贴的对联、门面上倒贴的福字外,还要写上其他红纸。有个“出门见喜”,如果大门前有建筑物或树,便贴到墙或树上,也可以贴到外墙上。院墙上要贴“满院春光”、床头边要贴“身体健康”。院子里的水龙头上贴“川流不息”,车上贴“人车平安”或“车行万里路”。这种红纸一般斜着贴,竖直这贴显着太愣太生硬。不过“身体健康”必须要竖着贴。这些红纸,如果不是自然掉落,一般不会人为摘掉。

        大年三十下午,家里的人备了包饺子的家伙。这时,凡事女性,奶奶、妈妈也好,闺女、孙女也罢,都要留在家里包饺子。而男性,爷爷、爸爸也好,儿子、孙子也罢,都可以出去上坟——这叫请牌位。

        到了祖坟,几个人点燃黄纸,口中念念有词:“老爷爷,老奶奶,老祖先。回家过年吧!”先一一对应几位,再往后就统一烧了黄纸。回家的路上绝对不要回头,要不祖先们就相当于白请——他们就回去了。除此之外,请了牌位要先回家,而不能在回家前去亲戚朋友家转转,否则就把牌位请到别人家了。

        牌位请到家,就往香炉里插上三根香。再拿黄纸折叠成令牌的样子,在中间竖着写上“供奉祖宗三代之灵位”,这就叫牌位。牌位旁边要放上两根大红蜡烛。有更专业的,黄纸上还要写对联。等写好了,就把着牌位插到香后面。

        现在要在香炉后摆好上一对驾鹤西游的老夫妻的照片。如果家里有人去逝了,就要加一幅去逝者的照片,再往牌位上加条“供奉X门X氏之神位”。如果一对夫妻都去逝了,照片就换了人。

        其实我们家摆牌位的方式与众不同。别人家都保留着宗谱图卷轴画(在方言中它的名称与方言中的“竹子”相同),上面画着亭台楼阁,建筑里都留着空格供人们这下去逝的祖先的名字。轴子左右画着八仙。而我们家并没有这种轴子,斗地主那会儿富农及以上不让留轴子,也就烧了。


轴子

        言归正传,牌位准备齐了,也必须要去准备各路神仙的牌位。最重要的是打理老天爷的牌位。村里每家的庭院里都有一张桌子般的“天爷台”——这是老天爷的专用场所,或简陋或精致,都是要建一台的。台上面也要摆上插着三根香的香炉,以及两根大红蜡烛。有更专业的人,就拿高粱杆子编成席子状,围住天爷台的一小块四方天地。现在人只是把老天爷贴在纸箱内部的底面,再立起纸箱。

至尊天爷台——神龛

      其他神仙的牌位就比老天爷的牌位简单些,只要在不成文的规定的地方贴上他们的画像,依然要摆上插着三根香的香炉跟两根大红蜡烛。

        请来的神仙有很多,部分神仙的名字我都不曾听过。请来的其他神仙中,必有那个常驻神——灶君灶王爷(我们这里到大年三十就把他请回来,也有人大年初一请)。此外,还有门旁旮旯处的门神、对着贴的文姑姑、武姑姑。有磨(磨面用的机械)的祭白虎,有碾(磨米用的机械)的祭青龙,有槐树的祭槐仙,有两层房子的祭楼仙。地上还能摆上地公。当时爷爷正当着木匠,所以还请了鲁班。还有一位不用专门请的的神灵——茅房里的茅神(三十晚上上厕所动静要小,就是怕惊动茅神)。总之,神仙形形色色,每家请的都不会太一样。



        准备好了祖宗跟神仙的牌位,就开始各个上花糕——上贡。贡样可不能上凉的,要先腾贡。腾贡就是用大锅把贡样蒸热了,这样才好上贡这是一年里与大年初一凌晨的上贡并列第一重要的礼仪,口中必须念念有词,对祖宗:“老爷爷,老奶奶,老祖宗,吃饭了。”对神仙:“保佑俺孩子身体健康,考个好大学……”

        等到上完了贡,家家户户就点起鞭炮(那会儿还有人去点一万响的鞭)——这是上了贡,说了“都吃饭吧!”等话说完后的信号。这时候也不过就五点左右。

        不得不提的是大年三十的特色。上贡时,必须要把大门关好。农村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如果家里方便迎接客人,就把家门敞开着;如果不方便迎接客人,就关闭家门。关门就是因为上贡一直到吃完饺子前,都不能进外人。所以有句歇后语叫“大年三十吃饺子——没外人”。

      如果有人问你饺子捏满了不,你就得说“捏满了”,而不能说“捏完了”。“完了”是个不好的词,就是说一年下来全完了。向反,“满了”象征一年过得十分圆满,所以一定要说“捏满了”。如果你读得仔细,你会发现我在这篇文章里除了刚才那几个“完了”就没有多提一次。

        煮饺子的时候,在旁边看煮饺子的小孩不能说话。其实这只是老奶奶不让看煮饺子的父亲说话,这是怕他说大窝子话。什么叫大窝子话?比如小孩看到饺子煮裂开了,说一声“它咋坏了呀?”这般话在过年时说听着不吉利的话就包括在其中。为了预防父亲的童言无忌,老奶奶干脆让他别说话。

        大年三十事就是多,说了半天也没说完。在大年三十那天,人们就要带上香火或者猪头大贡去庙里还愿。在庙里许了愿,比如“XXX,让俺孩子考个大学,我给你上猪头大贡。”等。如果真实现了,就得去还愿,履行自己的承诺。村子里没有和尚庙,但也有这个奶奶庙、那个姑姑庙。也会有几个一平方米的小庙。如果是个虔诚的信家(信徒或稍微相信这种神仙的人),他就抓一大把香烧给神仙,还会给庙门上贴对联。

        上了贡、还了愿、吃了饭。孩子们可以叫上小伙伴们去耍,也可以去点(燃)些之前买的小鞭小炮。如果全点了也没事,小卖部在过年不放假,因为他们是个人营业的,过年并不耽误他们赚钱。因此把小鞭小炮全点了,你也能到小卖部再买些。

        大年三十的晚上,小孩子依然可以出去玩。大家都闲着没事了,也可以去亲戚、朋友、邻家串串门。父亲小时候,很少人有电视,也就不需要看春晚了。

        有些地方有个“老鼠嫁女”,但日期不一定是在这一天,腊月二十三、三十、正月初一、初二,都有。总之,“老鼠嫁女”时就不能烦人家老鼠。

        老爷爷、老奶奶(太爷爷、太奶奶)极其重视守岁,哪怕真得困,也要多坚持一会儿。年轻些的人却把它看得极轻。小孩早早就睡了,年轻人也睡得不晚。等到老年人歇息了,这一年也就彻底过去了。

                    新年的开端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支付 ¥2.99 继续阅读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2,222评论 6 493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0,455评论 3 38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7,720评论 0 34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568评论 1 28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5,696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879评论 1 290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028评论 3 409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773评论 0 26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220评论 1 30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550评论 2 32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697评论 1 34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360评论 4 33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002评论 3 31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782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010评论 1 266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433评论 2 36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587评论 2 350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又到过年时,春节越来越近了,小时候从一进腊月就开始掰着指头倒数了,而这些年我听到更多的是大家的感叹:年味淡了。而忆...
    如月公子阅读 900评论 3 13
  • 春联贴过了,年货备齐了,就等着过新年了。童年的春节除了好吃的,好玩的,还有新衣服穿,不像现在啥时候都可以买新衣服穿...
    一页泰山阅读 530评论 0 1
  • 春天是从春节开始的,但是山村的春天要将近晚一个月,虽说过年期间仍然寒如昨日,但是我还是不忍把过年放在岁尾。 大年初...
    西岸静远阅读 825评论 0 0
  • 腊月二十三之祭灶 民谣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即是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 祭灶,在我国民间流传极广。旧时...
    水柠檬5阅读 433评论 0 1
  • 鲁迅先生在他的《祝福》中写道:“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村镇上不必说,就在天空中也显出将到新年的气象来。灰白色的沉...
    红瓢绿瓤阅读 474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