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来二去,父亲、母亲渐渐变得熟悉了,父亲的话也渐渐多起来,从一开始只会对着母亲傻笑,到后来他自己讲故事给母亲听,他们俩之间有说不完的话。而他们的感情也在这一日日的陪伴中萌芽,疯狂生长,虽然谁也没有表白得很露骨,但心与心的靠近已无需太多言语。
他们多数时候喜欢静静地待着,母亲忙着操持家务,父亲就在一旁陪着,虽然插不上手,但偶尔帮个忙还是可以的。有时候他们围坐在炉火旁,母亲做女红,父亲则借着炉火备课,母亲会事先往炉子里塞上几个红薯,待到父亲休息时,红薯也刚好烤熟了,母亲拿起长长的竹棍,噗噗几下把红薯从炉火里扒出来,拍一拍灰,然后两人一人手捧着一个,相视而笑,这应该是世界上最美味的红薯了吧。有时候母亲心血来潮了会让父亲教他认字,他们往往就地取材,随手捡起小棍子、小石子就能当做笔,在地上划出一道道的印记,这就是他们的纸了。父亲教母亲认字时很用心,有时候还会编上有趣的故事,让母亲更容易理解和记住。
过了秋分,南方的天气渐渐变凉了,母亲在夏天特地养了很多蚕,这下刚好可以收了蚕茧给父亲做件厚衣服了。用蚕茧做衣服很费功夫,需要先将蚕茧洗净,然后煮沸消毒,再用热水将蚕茧化软,最后还要进行多次的拉丝才能形成衣服的填充物。其中拉丝是最繁琐和费力气的,先根据拉丝的大小做成竹架子,再将化软了的蚕茧套在竹架子上,两只手分别扯住蚕茧的两边,自上而下地用力拉,需要将蚕茧均匀地拉平整,形成丝状,这道工序只能一个蚕茧一个蚕茧的拉,母亲的手没少被勒得出了血泡。
当母亲把做好的衣服拿给父亲时,父亲很感动。虽然他离家在外,但他从母亲这里获得了从未有过的家的温暖,他的心已经被幸福填得满满的了。看着两人感情这么好,母亲的老父亲很是欣慰;而父亲的家里人,原来是看不上母亲的,但见着父亲越来越容光焕发了,加上父亲地一再坚持,也默许了他们的婚事。
就这样,父亲母亲在相识了一年多后终于结婚了。为了照顾老父亲,他们还是继续住在母亲的家里,把一间原来放棺材、寿衣的房间收拾了作为婚房(南方农村为家里老人早早准备身后用品是很常见的)。白天父亲去上课,母亲操持家里,晚上一家人热热闹闹吃饭、聊天,因为有爱,平淡的日子过得也很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