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佩红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作文水平的高低是衡量学生语文素养高低的重要尺度,直接影响语文教学的质量。因此,作文教学成为广大语文教师长期探索的一大难题。“教师命题—教师指导—学生作文—教师批改—教师讲评”是目前作文教学的一种模式。此种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封闭的环境中挖空心思搜索材料,写出的作文内容枯燥,缺乏真情实感,无法反映生活的灵气。
回眸多年作文教学实践,笔者深感作文教学应走生活化之路,只有走进生活的作文教学,才能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给语文园地带来蓬勃生机。那么,如何实施生活化作文教学呢?
一、关注生活——发掘生活源泉
1.用熟悉的目光打量生活
“语文是生活的组成部分,生活须臾离不开语文。”想要写好作文,从生活入手就算牵住了作文教学的“牛鼻子”。我们生活在大自然中,大自然给了我们丰富的知识和无穷的乐趣;我们生活在人类社会中,社会给了我们丰富的阅历和人生的启迪。因此,我们要用熟悉的目光去打量我们的生存空间,去挖掘那些平凡而深刻的事件,去寻找那些不被重视的现象,把它们融入自己的感情世界,把自己融入熟悉的生活。
2.用陌生的眼光审视生活
“用陌生的眼光审视生活”就是将熟悉的、陈旧的变为陌生的、新鲜的,将意料之中的变为意料之外的,将抽象的认识变为具体的现象,从而呼唤学生对“新”的敏感,学会用变化的眼光去审视生活,探寻生活表象后的东西,进而产生写作欲望。
然而,在学生的实际写作中,模式化、简单化、表面化等问题还根深蒂固地存在着。因此,要使学生的作文真正具有独特性,不流于公式化、表面化,就必须用陌生的眼光审视生活。
二、积累生活——丰富素材宝库
1.走进生活,积蓄鲜活的写作素材
“生活是创作之母”,没有生活就没有作文。要积蓄鲜活的写作素材,就要有一双敏锐的、会观察的眼睛。教学中,教师应要求学生发现生活、思考生活。而生活的素材往往稍纵即逝,此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以日记的形式把那些生动鲜活的事例记录下来,然后与同学进行交流。这样,学生从生活的细节中感受到了生活的精彩,也积累了厚实的写作素材,提高了对事物的思辨能力。
2.走向经典,积淀丰厚的人文养料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因此,没有成功的阅读,作文教学就会出现精神和语言上的断流。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走向经典名著,呼吸多种文化空气,拓展文化视野。因为,经典来源于生活,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
三、感悟生活——整合材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