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乎道则明于理。
“帝曰:余闻上古圣人,论理人形,列别脏腑,端络经脉,会通六合,各从其经,气穴所发,各有处名,溪谷属骨,皆有所起,分部逆从,各有条理,四时阴阳,尽有经纪,外内之应,皆有表里,其信然乎?”
研究人体首先就要弄清楚什么是“脏”,什么是“腑”。不仅要研究脏腑,还要研究经脉。中医学已经把经脉理出头绪了,从“手太阴肺”始,至“足厥阴肝”止,共十二经脉,内容包括各经络的分布、交接等。
不仅要梳理经脉的具体内容,还要找出经络的表里关系,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称作“六合”。每一经都有发端的“气穴”,例如手太阴肺经从中焦发端,所以说脾胃是肺经的气穴所在。每一经脉各有腧穴分布其上。
对腧穴而言,大者为“溪”,小者为“谷”,因都在关节附近,故曰“属骨”,都有源头可寻。全身的经脉,或是从上而下,或是从下而上,有逆有从,分布、循行都是有秩序的。
一年四时的气候变化都有规律的。脏腑、经络在人体之内,与自然之风、寒、暑、湿、燥、火及四季阴阳变化是相应的,外在的阴阳与内在的阴阳有密切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