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

文/夏目三

图/网络

按照心理学的观点,任何人的性格都可以追溯到童年。我分析了一下当下自己的某些行为或心态形成的原因,真的都和童年的经历有关,源头的指向无一例外。

01

我出门时身上一定要带着家里的钥匙,不管回家的时候家里是否有人。不知道其他人有没有我这样的想法:总认为有钥匙才代表有一个家

大概是小学的时候,同学们大多在脖子上挂着一把钥匙,也许是回家的时候父母不在家,客观原因导致自己必须佩戴一把钥匙,但也不排除少数跟风情况,小孩子嘛,你有的我也要有。我当时也想有一把钥匙,当然是跟风那一种,觉得胸前带一把钥匙很酷。但因为客观原因,根本没有佩戴钥匙的必要:家里当时开着一间小店,店就是家,所以钥匙一般都是我爸开门用,放学了也不会担心进不了家(开店到很晚)。

不过我还是和爸妈说了自己也想有一把家里的钥匙,被拒绝了,意料之中。一个原因是上面我提到的没有带钥匙的必要,还有一个是“小孩子带钥匙不安全”。自己钻了牛角尖(从小就被说脑筋不转弯,爱钻牛角尖……),闷闷不乐了好长时间,最后暗自发誓以后一定要有一把属于自己的钥匙。

ps.当时甚至不知道从哪里拿了一把钥匙,穿了根绳,挂到脖子上……假装自己也有钥匙……

后来初中的时候离开家里,和同学一起租房,第一次拿到钥匙的时候,特!别!激!动!这之后我就一直有了真正的钥匙,带钥匙的习惯也一直保留了下来。

这种感觉就是:

你看,我也有钥匙~

(这里:拿出钥匙一脸骄傲的神色……)

02

还有一件事,我上面也提到了家里是做生意的,所以根本没有正常的上下班时间,一直想摆脱这样的生活状态,所以从小学(上小学前没有在家)到大学毕业找工作前,我的理想工作就是朝九晚五,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泾渭分明的工作。很向往,因为除了上班时间,剩下的时间我可以自由支配,我可以充分的休息,做自己喜欢的事,和好友逛街,聊天,一起去旅行……

但是工作之后,我发现生活根本不是我想象的那样,除了上班时间,还要在家里帮忙,所以,心理上其实更累,而且很抵触。

后来,我想清楚了,只要我还在家,就不可能过上自己喜欢的生活。根本原因是:在家=不自由。

所以,我其实向往的是自由。


03

前段时间看了《妈妈,我可以不做你女儿吗》这部剧,感触很深。

实际上大多数家庭的孩子都或多或少被父母控制着,最普遍的就是强迫孩子完成自己当年的梦想

我很喜欢英语。

起初是因为我的妈妈很喜欢英语,她做过一段时间的英语老师。所以从小在妈妈的教育下,我也慢慢喜欢上英语。这一点我很感谢她。剧中波瑠饰演的美月,职业是教师,但这是妈妈希望她做的工作,美月总是看着妈妈的脸色生活,不敢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

后来她也分不清自己是否真的喜欢教师这一职业。

好在剧以温馨、重回正常轨道的生活结尾,但现实呢?生活毕竟不同于剧本,总是世事无常,又有多少子女能够像女主一样从妈妈(父母)的控制中脱身呢?恐怕好多人自己都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的可怕……


永远不要低估一个追求自由的灵魂。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序言 记得和老公的第一次情人节,老公为了讨我欢心送了我一束花,我记得有红玫瑰和白玫瑰,他站在校园门口,我远远的望着...
    江湖七爷阅读 3,192评论 1 0
  • 谈一谈受益发的坚持做的亲子共读 坚持做的最久的一件事 主题演讲 直观收获让宝宝爱上阅读 进行 三年的亲子共读 神奇...
    MaryCeeport阅读 1,807评论 0 0
  • 我的爹是个沉默但是又有点闷骚的人,时不时的跟我开些不伤大雅的小玩笑。每当这时候,那双小眼睛就会眯到一起,一边嘚瑟,...
    bnngoo冰狗阅读 2,713评论 0 0
  • 在找工作之前,我回了趟家。跟老妈聊了一下个人感情问题,总结一下我跟老妈的聊天主题为“我可不可以不结婚”,记得当我蹦...
    遇见洛叶阅读 3,008评论 0 0
  • 历史上我钦佩的女人有:周朝皇室的太姜、太任、太姒三位伟大的女性,秦始皇的奶奶芈八子。真正的相夫教子,对周朝...
    一明2019阅读 6,138评论 3 4